•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外科 > 正文
  • 乳管内乳头状瘤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高尚璞 唐汉钧 时间:2007-02-07 08:53:37
  • 核心提示: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以40—50岁为多见,偶见于男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增长速度缓慢,如果突然增大,常与出血或恶变有关。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有学者认为与雌激素刺激有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以40—50岁为多见,偶见于男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增长速度缓慢,如果突然增大,常与出血或恶变有关。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有学者认为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中医将乳管内乳头状瘤归人乳衄范畴.多由忧思郁怒、肝气不舒,郁久化火,迫血妄行;或因肝郁伤脾,脾不统血所致。

        [临床表现]

        乳头溢液,溢液为自发性,常无肿块或在乳晕旁有条索状肿物或小结节,中等压痛,质较软,不与皮肤粘连,可活动,按压乳管有液体排出。

      [辨证分型]

      分二型。气郁化火型:乳头内流出鲜红色液体,乳晕部或可摸到肿块,压痛明显,平时性情急躁,容易生气发火,乳房及两胁胀痛,胸闷嗳气,口中干苦,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②脾不统血型:乳头内流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乳晕部或可摸到肿块,压痛不明显,平时多思善虑,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或有大便不成形,舌淡,脉细。

      [养生及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清泄肝火,益气健脾。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绦  可应用疏肝清火的中药,如炒丹皮、黑栀子、夏枯草、柴胡、橘叶、当归、白芍、青皮、制香附、侧柏炭、藕节炭。再随证选用中药,如气郁化火型选用橘叶、川楝子、香附;脾不统血型选用白术、茯苓、党参、炙黄芪、炙远志、酸枣仁、龙眼肉。②中成药选用丹栀逍遥丸,每次6,每日3次;或夏枯草膏,每次1匙,每日3次,用于肝郁化火者。归脾丸,每次6,每日3次,用于脾虚气弱不统血者。

      2。外治燎  局部有肿块者,用阳和解凝膏或阴毒内消散外贴;局部有继发感染,红肿疼痛者,用金黄膏外敷。

        3.手术法  乳管内乳头状瘤原则上应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而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单个导管溢液可以作导管切除术;老年患者必要时可作单纯乳房切除术;乳头状瘤病或多发性乳头状瘤发生恶变的机会较少,年轻患者如病灶尚局限,可作局部广泛切除。一般以作全乳切除为宜;已有恶变者,宜作乳房根治术。

      4.食疗绦  茅根黑鱼羹:白茅根30,丹皮15,牛膝3,墨鱼200。前3味洗净切片,布包,与墨鱼同炖至熟软,去药包,加盐,食鱼饮汤。用于肝经郁火,肾精耗者。②韭菜汁方:韭菜1把,洗净捣碎,取药汁200毫升,开水送服。用于肝郁血瘀者;③参芪膏:人参60,炙黄芪500,白饴糖500。前2味反复煎煮3次,过滤去渣,汁不少于2000毫升,加饴糖,文火浓缩成膏,防腐处理,贮存待用。每次1(20),每日3次。用于脾气虚不能统血者。

      [按语]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也有癌变的可能。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机会较多,是癌前期病变,应注意随访。治疗以早期手术为宜,如因种种原因暂不能接受手术,可接受中医中药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