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后,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壁者,称作脓肿。脓肿常继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疖等;也可继发于局部损伤的血肿或异物存留处。此外,还可从远处感染灶经血流转移而形成脓肿。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在2星期成脓,溃后流出脓水,肿退痛止,约经2星期,脓尽收口而愈。髂窝部脓肿约1个月成脓,疮口约20日收敛,个别患者溃后脓水淋漓。日久不敛可因损骨而造成残废。白细胞增加,血沉加快。
中医将脓肿归人“流注”的范畴。病因为人体抵抗力减弱,疔疮、疖痈、跌打损伤、切口感染、产后瘀露停滞等原发病灶失于诊治,又经挤压碰撞,致毒气走散,扩人营血而致。病变在髂窝部者,除上述病因外,也可由会阴、肛门、外阴、下肢的破损或疮疖等引起。胴窝部的多由小腿、足趾破损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
浅表脓肿,局部隆起,红、肿、热、痛,有压痛,有波动感。深部脓肿,局部有疼痛和压痛,伴有凹陷性水肿,常有活动障碍,B超可测到液平,穿刺有脓液;大的深部脓肿,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辨证分型]
分三型。①湿热蕴积型:先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皮色微白,遂肿胀掀热疼痛明显,可触及块状物,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苔白腻,脉滑数。②毒盛热壅型:肿块增大,疼痛加剧,按之中软而应指,壮热不退,时时汗出,口渴欲饮,苔黄腻,脉洪数。③正虚邪恋型:肿溃出脓,痛止块消,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舌红,苔薄,脉虚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解毒清热,活血通络,和营祛瘀。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解毒清热,活血通络的中药,如生地、赤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牛膝、黄柏、萆蘚。再随证选用中药,如毒盛热壅型选用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黄连、知母;如发于夏秋,感受暑湿者,加鲜藿香、鲜佩兰;由疔疖引起者,加鲜生地、丹皮、紫花地丁;因产后瘀血停滞,或跌打损伤引起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发于髂窝部的,加苍术、薏苡仁;发于胴窝部者,加伸筋草、丝瓜络;正虚邪恋型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赤芍、丹皮、连翘、蒲公英。
2.外治法 初起肿而无块者,用金黄膏或玉器膏外敷;肿而有块者,用太乙膏掺红灵丹贴之。
3.手术法 成脓宜切开引流。溃后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脓腐减少改用九一丹药线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用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
4.体疗法 胭窝脓肿、髂窝脓肿愈后,患肢仍屈曲不能伸直,需逐步锻炼,纠正屈曲畸形。亦可用毛竹筒一段,置地,患肢足底踏实竹筒,来回滚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2-4星期便可恢复屈伸功能。
5.食疗法 蜂房地丁汤:蜂房
[按语]
应积极防治疔疮、疖肿、手足破伤,以防细菌进入血液,形成转移性脓肿。产后恶露、跌打损伤,瘀血积聚容易引发感染,也应及时治疗。脓肿尚未形成时,患处制动,防止炎症扩散;脓肿形成后,应作切开引流术,以免组织继续破坏,毒素吸收,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忌鱼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或以西瓜汁代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