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内因子或叶酸、维生素Bl2,致核糖核酸合成缺陷引起的大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l2摄人的不足,如长期不食肉类或蔬菜者;吸收不良,如慢性腹泻、胃大部切除术后、绦虫病;需要增加,如妊娠期;此外,长期应用抗叶酸类药物如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等,可引起叶酸或维生素Bl2缺乏或利用障碍而致贫血。确诊可通过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以骨髓象为主要诊断依据。
中医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归人“虚损”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吐泻太过,或药物损伤所致,也可因病后营养不良引起,导致脾胃虚弱,摄纳无权,气血生化乏源,逐渐损及诸脏。本病与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缓或细数。
[辨证分型]
分三型。①脾肾阳虚型: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脘闷不适,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濡缓。②气血两虚型:面色萎黄,唇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甚则面足浮肿,舌淡,苔薄,脉细弱。③肝胃阴虚型:面色萎黄,头晕神疲,纳少,口干,舌糜而痛,舌红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温肾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养胃。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①可应用健脾益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再随证选用中药,如脾肾阳虚型选用山药、肉桂、山茱萸、紫河车;气血两虚型选用黄精、阿胶。并重用黄芪、党参、当归;肝胃阴虚型选用生地、天冬、麦冬、石斛、枸杞子。②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归脾丸及六味地黄丸。③有养血作用的单味中药有黄芪、当归、紫河车、何首乌、阿胶。
2.体育法 太极拳为最适宜的体育疗法之一。此外,八段锦也较为适宜。两者有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十分有益。
3.食疗法 ①首乌粥:何首乌25克(研粉),红枣10枚,粳米50克。先煮粳米、红枣,将熟时加首乌粉,搅拌,至汤稠粥熟。每日1剂,早晚各1小碗温服。功能养肝补血。②黄芪煨鳝鱼:黄芪100克,鳝鱼500克(去杂,洗净,切段)。先炒鳝鱼,再加黄芪、适量调料,煨煮后食用。功能补血益气,健脾强壮。③莲子茯苓糕:莲子(去皮子)、茯苓(切片)、麦冬、何首乌各50克(研末),白糖、面粉适量,共调均匀蒸糕。功能健脾养心益胃。④黄芪炖猪肚:猪肚1个(洗净),黄芪60克,塞人猪肚,黑木耳(已水发)25克,薏苡仁50克,芝麻25克,冰糖适量,隔水炖食。功能益气养胃补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