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流行于冬春季,经呼吸道由飞沫传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如涂片、培养,以及免疫学试验等予以确诊。
中医将本病归人“春温”、“风温”、“冬温”、“痉病”范畴。由于温疫邪毒从口鼻而人,先犯肺卫,顺传气分或逆传心营所致。
[临床表现]
高热骤起,头痛呕吐,项背强直,神昏惊厥,皮肤瘀点和瘀斑等。
[辨证分型]
分四型。①卫气同病型:相当于早期、轻症。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神情淡漠,皮肤斑疹隐隐,舌红少津,苔白或黄,脉数。②气营两燔型:常见于重症。壮热烦躁,呕吐频作,头痛如劈,颈项强直,昏睡或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斑疹密布,尿赤便结,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③热陷动风型:常见于极期。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头痛呕吐,皮肤大片斑疹,或鼻衄吐血,唇燥口干,舌绛,苔薄或光剥如镜,牙龈干结如辦,脉细弦数。④内闭外脱型:常见于凶险证。高热神昏,躁动惊厥,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唇甲青紫,呼吸短促,皮肤瘀斑紫暗成片,苔灰黑,脉微欲绝。
[养生及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熄风定惊,豁痰开窍。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①可应用清热解毒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黄连、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野菊花、贯众。再随证选用中药,病在卫气者选用荆芥、淡豆豉、钩藤、薄荷、牛蒡子、竹叶;气营两燔型选用水牛角、栀子、赤芍、玄参、丹皮、大黄、紫草、石菖蒲、生石决;热陷动风型选用生地、丹皮、赤芍、钩藤、竹茹、僵蚕、地龙、仙鹤草、蒲黄、羚羊角粉;内闭外脱型选用人参、麦冬、五味子,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以救其急,再予清热解毒中药。②中成药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玉枢丹有辟秽降逆之功。用于呕吐剧烈者。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也可选用。③有抗菌作用的单味中药有大青叶、黄芩、柴胡。
2.外治法 石菖蒲、陈艾叶、野菊花各
3.针灸法 ①主穴取合谷、曲池、外关、风池,头痛呕吐剧烈者加内关、太冲,颈项强直者加大椎、委中,昏迷、抽搐者加人中。强刺激间歇运针,留针10—15分钟。有解热疏风,开窍止痉之功。②维生素C注射液0.
4.食疗法 ①鲜荸荠
[按语]
流脑多发于儿童,病情轻重不等,发展急骤,可迅速转为暴发型,应尽早送医院,及时诊治,可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并尽早就地呼吸道隔离,可采用醋熏蒸法等预防措施。高热时宜进素流质或素半流质,热退后方能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清补食品,以新鲜蔬菜、瓜果为主,可食荤半流质,忌辛辣、肥甘、海腥等。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衣被厚薄适宜。对有后遗症患者,应配合针灸、推拿和功能锻炼,以期早日康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