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等可以腰痛为主症。
中医认为腰痛常因感受寒湿或湿热,或肾亏体虚,或跌仆外伤后致气滞血瘀而引起。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关系最为密切。
[临床表现]
腰部疼痛,或伴转侧不利,或伴腿膝无力,苔白或腻,脉迟缓或细。
[辨证分型]
分四型。①寒湿腰痛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后痛不减,遇阴雨天加剧,苔白膩,脉沉而迟缓。②湿热寒痛型:腰部弛痛,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剧,活动后或可减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③肾虚腰痛型:腰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后痛减,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面咣肢冷,少气懒言,肢肿尿黄,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口干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④瘀血腰痛型: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利,重者转侧不能,痛处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可有外伤史。
[养生及治疗原则]
祛邪通络,舒经止痛;补虚益肾,活血止痛。
1.药物法 ①可应用通络益肾的中药,如牛膝、杜仲、桑寄生、川芎、羌活、独活、木瓜。再随证选用中药,如寒湿腰痛型选用干姜、茯苓、白术、桑寄生、甘草;湿热腰痛型选用苍术、黄柏、生薏苡仁、络石藤;肾虚腰痛型选用补骨脂、胡桃肉、狗脊、续断,如偏肾阳虚者加服右归丸,偏肾阴虚者加服左归丸;瘀血腰痛型选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秦艽。②中成药选用金匮肾气丸、补肾强身胶囊、三七片、三妙丸。③有益肾通络作用的单味中药有威灵仙、杜仲、狗脊。
2.外治法 ①放血疗法:用手蘸水或冷开水拍打胭窝至皮肤发红,挑刺红点,多用于外伤性腰痛;或点刺委中,对急性腰扭伤疗效.明显。②刮痧法:露蜂房
3.针灸法 ①体针:主穴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寒湿腰痛加命门、阳陵泉,肾虚腰痛加志室、太溪,瘀血腰痛加膈俞、次膠,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虚证或劳损性腰痛可加温针灸。②电针:取肾俞、上穋、次膠、秩边、委中,选用频率为1~2赫的规律脉冲波或间断波,强度以患者中等耐受量。每次20~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日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7日。用以治寒湿腰痛和陈伤性腰痛。
4.推拿法 患者取俯卧位,沿其腰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用较重力量的挾法上下往返5~6遍,然后以较重刺激手法按揉大肠俞、八體、秩边,再直擦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区,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功能祛风散寒,利湿通络,兼有补虚益肾作用。用于治疗寒湿、湿热、肾虚腰痛。此外,腰部保健按摩法如搓腰、揉腰眼、捶骶,有补肾健腰作用。
5.体育法 腰痛者,应多进行以腰部为主的医疗体育法,如练功十八法、太极拳等。每日l~2次。可调整内脏功能,改善局部病变,以增强体质。
6.食疗法 ①猪腰煮杜仲:杜仲
[按语]
腰痛一证,治疗以明确诊断为前提。辨清外感内伤、表里虚实寒热,预后良好。此外,防止受凉及坐卧冷湿之地,避免劳欲太过,多进行以腰部运动为主的医疗体育活动,是自我养生保健的关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