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内科 > 正文
  • [常见症状] 呕吐

  • 来源: 《 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陈 旻 夏 翔 时间:2007-02-05 09:17:05
  • 核心提示: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出口腔的病证。常见于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或颅脑疾病等。某些药物也能引起呕吐。 中医认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畅、脾胃虚弱等可导致气逆而上,发为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出口腔的病证。常见于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或颅脑疾病等。某些药物也能引起呕吐。

        中医认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畅、脾胃虚弱等可导致气逆而上,发为呕吐。

        [临床表现]

        呕吐痰涎清水或恶心吞酸,可伴胃脘胸胁闷胀,或头眩心悸,苔薄或腻,脉滑或细。

        [辨证分型]

        分六型。外邪犯胃型:突然呕吐,可伴恶寒发热,头痛,呕吐清水,舌苔薄白,脉浮紧;感受暑热则表现为发热恶风,头痛汗多,舌苔薄黄,脉浮数。②饮食停滞型:呕吐酸腐,嗳气厌食,脘腹痞胀,吐后反觉舒适,大便秽臭或溏滞,苔厚腻,脉滑。③痰饮内阻型:呕吐痰涎清水,头眩心悸,胸闷不食,舌苔白腻,脉滑。④肝气犯胃型: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痛,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舌红苔薄。脉弦。⑤脾胃虚寒型:饮食不慎即易恶心呕吐,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濡弱或虚。⑥胃阴亏耗型: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胃脘嘈杂,饥不思食,舌红津少,脉细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祛邪化浊,和胃降逆;或温中健胃,滋养胃阴。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和胃降逆的中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砂仁、吴茱萸。再随证选用中药,如外邪犯胃型选用藿香、紫苏、厚朴;饮食停滞型选用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痰饮内阻型选用桂枝、白术、白芥子、甘草;肝气犯胃型选用厚朴、紫苏、黄连、吴茱萸、枳实;脾胃虚寒型选用人参、白术、干姜;胃阴不足型选用人参、麦冬、粳米、石斛、知母、天花粉、甘草。②中成药选用玉枢丹、藿香正气片、左金丸。③单方验方也能止呕,如灶心土60,水煎15分钟取汁,冲人生姜汁一匙频服;或黄连、苏叶,水煎服。

        2.外治法  推擦法:取生姜汁,先用拇指、示指(食指)推揉内关、足三里各5分钟,然后蘸姜汁轻揉背心1分钟,可和胃降逆止呕;或取面粉50,白糖、蓖麻仁各15,鸡蛋清1个,共捣如泥为球状,揉搓推擦膻中、鸠尾5~10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可降逆止呕。②刮痧法:沿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可祛邪和胃。

        3.针灸法  体针: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强刺激,或留针30分钟,寒者多灸,热证针刺疾出,并加委中点刺出血,可和胃降逆,用于实证呕吐。虚证呕吐取内关、建里、足三里、肝俞、脾俞,可温中止呕。②耳穴按压:取耳穴胃、肝、脾、神门,穴位置磁珠、王不留行子按压。可和胃降逆止呕。

        4.推拿法  点揉中庭、鸠尾,直推膻中至鸠尾,点缺盆、太阳。可健脾和胃降逆。    5.食疗法砂仁藕粉:砂仁末]0三七末2,藕粉30,白糖适量,和匀,食时沸水冲入,拌匀即可。可醒脾和胃止呕。②生姜粥:鲜生姜10(切片),粳米100,葱5,同煮粥。可和胃止呕。佛手粥:新鲜佛手1(切片),或佛手柑15,煎汤去渣,粳米100,冰糖适量,煮粥。功能理气降逆。④姜韭牛奶汁:鲜韭菜200,生姜10,牛奶250。将韭菜、生姜榨汁加入牛奶内,隔水炖熟后服。功能温中和胃止呕。用于寒邪犯胃之呕吐。⑤姜糖:生姜50,白糖300,生姜榨汁,再与白糖共煮成姜糖。功能和胃消食止呕。

      6.其他  醋蛋疗法:生姜5,鸡蛋2,醋30毫升,糖适量。先将醋、姜共煮,再打人鸡蛋,加糖和清水,煮沸后食用。可降逆止呕。②握药疗法:半夏、陈皮各9,研细末,加葱白6,生姜10,共捣泥为丸,握于手中。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如呕吐不止,可同时服生姜汤。

      [按语]

      预后良好。若不及时诊治,呕吐反复,可延误病情,或引起电解质紊乱,进而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并避免使用某些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同时劳逸结合,经常按摩脘腹部,防病养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