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为产后不能如意约束小便而自遗,常伴小便过频,甚至于白昼达数十次。 多因难产时分娩时间过长,胎儿先露部位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胎儿压迫膀胱过久,致使膀胱被压处成瘘。手术产如产钳、臀位牵引损伤所致。如体力不佳,产后咳嗽及一切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复旧,而发生张力性尿失禁。
中医将产后膀胱尿失禁归人“产后小便数候”、“产后尿血候”、“产后遗尿候”范畴,统称“产后排尿异常”。病因为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与肺、肾有密切关系。因肾司二便,与膀胱为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产时劳伤气血,脾肺气虚,不能制约水道;或多产早婚,房劳伤肾,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产程过长或处理不当,损伤膀胱而发生产后尿失禁。
[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或失禁发生在产后1星期左右,初起多有排尿疼痛,尿时淋沥不断、尿中夹有血丝,继则小便自遗,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型]
分三型。①气虚型:多产后小便次数增多或失禁,尿液清,面色咣白,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细。②肾虚型: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白昼达到数十次,或小便失禁自遗,尿色清,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薄,脉沉细。③产伤型:难产(滞产)或手术产后,不能约束小便,或尿液自阴道漏出,初起淋沥涩痛,尿中夹有血丝,继而疼痛,血丝消失,小便自遗,苔薄白,脉缓。
[养生及治疗原则]
补气升提固脬;补肾温阳固脬;补气生肌,固脬止尿。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①可应用补气益肾升提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白芍、乌药、益智仁、补骨脂。再随证选用中药,如气虚型选用党参、白术、柴胡、升麻、金樱子;肾虚型选用桑螵蛸、菟丝子、熟地、巴戟天、覆盆子;产伤型选用黄芪、党参、白芍、白及、猪脬、川芎。②中成药选用缩泉丸、补中益气丸。③有固脬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白及、猪脬、白牡丹根皮末。
2.外治法 ①五倍子
3.针灸法 ①取气海、肺俞、足三里、三阴交、膀胱俞,用补法并灸,使肺肾得补,通调开合有度,膀胱约束有力,小便自然复常。②取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太溪,用补法,并施灸法,使肾气得补,膀胱气化有职,约束有力,开合有度则小便自复其常。③取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膀胱俞、中极,用补法并灸。有益气生肌敛脬,固脬止尿之效。④耳针:取肾、膀胱、肺、脾、内分泌、神门、皮质下、敏感点,每次3~4穴,毫针中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也可耳穴压丸或埋针。⑤艾灸关元、百会。
4.食疗法 ①益智仁研末,用米汤调服。每次
[按语]
产后尿失禁发生在产后1星期左右,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如瘘孔较小而瘘孔周围有肉芽形成辦状,可给予补脬的中药治疗,以促进组织再生与修补,也有止血、止痛与镇静的作用。治疗期间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甚至可能避免手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