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呕吐在停经40日后出现。孕妇在早孕时出现择食,食欲不振,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等症,称为早孕反应,又名“妊娠呕吐”。分轻重两种。轻症主要有反复呕吐,厌食,偏食,软弱无力,有时伴失眠和便秘,但体温和脉搏正常,体重减轻不明显,尿酮体阴性。重症主要为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呕吐内容物除食物、黏液外,还有胆汁和咖啡样食物,严重者出现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尿酮体阳性或体重减轻5%以上。妊娠呕吐可能与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有关,但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很大,不一定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成正比。此外,妊娠剧吐也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维生素B6缺乏有关。有严重痛经史者,妊娠剧吐的发生率高。
中医将妊娠呕吐归人“恶阻”、“子病”、“阻病”范畴。病因为脾胃虚弱,冲气上逆犯胃,或脾虚不运,痰湿内生,上逆而致呕吐。此外,可因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而致呕吐。
[临床表现]
纳食不馨,择食,头晕,倦怠,恶心呕吐。偶有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呕吐内容物除食物、黏液外,还有胆汁和咖啡样食物,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尿酮体阳性,形体逐渐消瘦。苔薄,脉细滑。
[辨证分型]
分四型。①脾胃虚弱型:妊娠恶心,呕吐清水,口淡乏味,纳食即吐,神疲欲睡,肢软无力,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②肝胃不和型:妊娠初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胸闷胁痛,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③痰湿阻滞型:妊娠呕吐痰涎,胸脘满闷,懒言嗜卧,苔白腻,脉濡滑。④气阴两亏型:妊娠呕吐日久,甚则呕吐带血样物,眼眶下陷,形体消瘦,尿少便秘,精神萎软,舌红,苔薄黄,脉细滑。
[养生及治疗原则]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绦 ①可应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如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甘草。再随证选用中药,如脾胃虚弱型选用太子参、白术、橘皮、竹茹、生姜、大枣;肝胃不和型选用紫苏叶、黄连、姜半夏、乌梅、陈皮;痰湿阻滞型选用半夏、茯苓、藿香、佩兰、砂仁;气阴两亏型选用党参、麦冬、生地、沙参、紫苏梗。②中成药可选用左金丸、黄芩杞果冲剂。③有降逆止呕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灶心土、姜汁、柚子皮。
2.外治法 ①用鲜生姜切面擦舌头。②进食前用姜汁数滴滴舌,然后饮食。有和
胃降逆止呕的功能。
3.针灸法 针刺中脘、关元,避免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
4.贴压法 取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配穴取骨、膈,将王不留行子放在0.4厘米X 0.4厘米胶布中心,贴于上述穴位,稍加压力,使局部有胀痛。每日按压3-4次,以2—3日为1次,4次为1个疗程。
5.穴位吸3,法 用穴位吸引器放置中脘,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5—20分钟,防止皮肤起疱,效果很好。
6。吸汽疗法 鲜芫荽
7.敷脐法 ①姜夏止呕散:丁香
8.音乐法 优美轻柔的音乐可以消除疲劳,消除恐惧,调节情志。有助于身体气血流畅,可减轻症状,分散注意力。
9。食疗法 ①梨1个(去核),放入丁香15枚.密闭蒸熟,去丁香食梨。用于胃失和降的妊娠呕吐。②乌梅
[按语]
妊娠呕吐多见于年轻孕妇,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症状。如及时治疗,可以自愈。如治 疗不及时,甚则呕吐频作,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给予输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 乱;如出现黄疽、尿少等现象应考虑中止妊娠。使患者了解妊娠后的生理现象及正常反应,消除紧张,正确对待孕育问题。耐心安慰患者,鼓励进食,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色香味恰当,少进油腻煎炒食物,以促进食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