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症状。多发生于45—55岁。更年期综合征不是每个妇女都出现,而且轻重程度也不一样,持续时间可长或短,或因恶性肿瘤放疗后致人工绝经等,可在40岁之前即绝经,此时可提早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为早发性更年期。也有因患子宫肌瘤或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延迟至55岁以后出现绝经,称为晚发更年期。
中医将更年期综合征归人“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范畴。妇女45岁以后肾气渐衰,精血不足,经脉失养,冲任二脉虚弱,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去平衡而致。
[临床表现]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血压升高,皮肤作痒,关节酸痛,或面目、四肢浮肿,纳呆,大便溏薄;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焦虑,抑郁,神经过敏,易激动,苔薄,脉细。
[辨证分型]
分四型。①肝肾阴虚型:月经紊乱,量多如崩或量少如漏,烘热汗出,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血压波动,四肢麻木如蚁爬。舌红,苔薄或中剥少津,脉弦数。②脾肾阳虚型:月经紊乱,量多色淡质稀,形寒肢冷,面色咣白无华,精神委靡,神情淡漠,腰膝酸冷,小溲清长,大便溏薄,纳呆,舌胖边有齿印,苔薄,脉沉细。③阴阳两虚型:月经紊乱,时而畏寒,时而烘热汗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苔薄,脉细。④心血不足型:头晕乏力,心悸怔忡,夜寐不安,胆怯易惊,喜怒哭笑无常,多猜疑,易健忘,烘热汗出,月经紊乱,舌淡,苔薄,脉细而无力。
[养生及治疗原则]
调理阴阳,滋养肝肾;或温补脾肾,益气养心。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①可应用调理阴阳的中药,如生地、玄参、白芍、当归、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知母、黄柏、熟地。再随证选用中药,如肝肾阴虚型选用生地、白芍、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麦冬、菟丝子;脾肾阳虚型选用白术、茯苓、山药、续断、补骨脂;心血不足型选用党参、黄芪、五味子、炙甘草、淮小麦。②中成药选用杞菊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珍合灵片、生脉饮、归脾丸。③有滋养肝肾,调和阴阳作用的单味中药有枸杞子、仙茅、淫羊藿、菊花、夏枯草、百合。
2.针灸法 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关元、大陵、足三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1次。②取大陵、神门,用泻法;心俞、涌泉,用补法。有健脾宁心安神,调节内分泌功能失调的作用。
3.穴位注射疗法 ①用生脉注射液2毫升注射三阴交,每日1次一侧,两侧交替。肾阳虚者加灸三阴交,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为1个周期。有养血,调节内分泌的功能。
4.按摩法 ①按揉三阴交(双侧)。2分钟。②按揉脚全息头、脑垂体、肾、生殖腺。各2分钟。③用手掌摩两侧肾俞。3分钟。如心烦,夜寐不安,加揉神门2分钟;纳呆者,加揉脚全息胃、胰、十二指肠各3分钟。以上有调节内分泌功能失调,益肾精,健脾胃,补脑髓的功效,并有除烦安神的作用。
5.推拿法 依次按揉翳明、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气海,摩腹,擦涌泉,同时配合作深呼吸20~30次,全身放松,以达到镇静安神的功效。
6。体育法 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迪斯科舞,或广播操、练功十八法等。可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7。音乐法 优美轻柔的音乐可以使人
消除疲劳,调节情绪,促进睡眠。
8.心理疗法 耐心开导解说,引导患者认识更年期综合征的性质、特点,要解除其焦虑、紧张、疑虑等心理状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治好疾病的信心,心情要舒畅,要以乐观的情绪主动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
9.食疗法 ①鲜百合60—
[按语]
更年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患者进行疏导,以解除她们的心理负担。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节神经功能。饮食要注意增加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宜食用滋阴清热之食物,不宜食辛燥之物。务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