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儿科 > 正文
  • 上呼吸道感染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王霞芳 封玉琳 时间:2007-02-07 10:19:33
  • 核心提示: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包括鼻、咽、喉的黏膜急性炎症。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婴幼儿由于上呼吸道解剖特点和免疫特点,更容易呼吸道感染。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咳嗽,声嘶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包括鼻、咽、喉的黏膜急性炎症。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婴幼儿由于上呼吸道解剖特点和免疫特点,更容易呼吸道感染。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咳嗽,声嘶为特征,伴有39—40的高热,710日可自愈。本病一年四季可发生,气候变化时及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

        中医将上呼吸道感染归入感冒伤风”范畴。古代又有“伤寒”、“中风”、“冒寒”等名称。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肺,病机为四时外邪或时行疠气从皮毛口鼻而人,客于肺卫,导致卫表失司,腠理开合失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而出现一系列肺经证候。

        [临床表现]

        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伴有咽痛咽红。

        [辨证分型]

        分三型。风寒感冒型: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涕清,喷嚏,咳嗽,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浮紧。②风热感冒型: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而渴,小溲短赤,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③暑邪感冒型: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舌红,苔薄白或腻,脉数。此型多见于夏季。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感冒时有下列兼证。①挟痰:兼咳嗽较剧、喉中痰鸣,舌苔厚腻,脉滑而数。②挟滞:兼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臭秽,大便酸臭,小溲短赤,舌苔厚膩,脉滑。③挟惊:兼惊惕啼叫,睡卧不宁,骱齿,甚则出现惊厥,舌尖红,脉弦。

        [养生及治疗原则]

        辛温散寒解表,或辛凉轻清疏解佐以宣化;或表里双解,寒温并用;或解暑化湿清热。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疏邪解表中药,如荆芥、防风、羌活、桔梗、牛蒡子,再随证选用中药,如风寒感冒型选用麻黄、苏叶;风热感冒型选用桑叶、薄荷;暑邪感冒选用香薷、清水豆卷。②中成药选用正柴胡饮冲剂、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黄片、午时茶。③有解表清热作用的单味中药有藿香、佩兰、生姜、葱白、柴胡、金银花。

        2.外敷法  生桅子10,研粉,将新鲜鸡蛋打一小孔,滤出蛋清,与栀子粉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敷涌泉8小时,连敷3日,如发热兼有抽搐者,加敷内关,有迅速退热之功。②荆芥5~10,装入清洁棉布制成的长方形小包,加固后塞在患儿前胸6小时,1次可见效,必要时隔6小时再用1次。用于感寒发热患儿。

        3.沐浴法  桑叶250(切碎)加水煎汤浴身,可解肌热,去温毒。②葱白10,胡麻叶15,白芷、藁本、蛇床子各12,水煎浴身。功能疏风散邪。

        4.刮背法  生姜、葱白各10(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然后刮背部脊柱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腋窝。如有呕恶,咳嗽者,加刮胸部。功能解表退热。

        5.针灸法  取大椎、风池、风门、列缺、外关、合谷(双侧),咽痛加鱼际,鼻塞加迎香,头痛加太阳。留针20分钟,每日1次。功能解表祛邪退热。

        6.灌肠法  金银花10,黄芩6,生石膏30,白花蛇舌草15,咳嗽加川贝母、杏仁、前胡、桔梗,呕吐加藿香、半夏、陈皮、竹茹,惊厥加钩藤、石决明、天麻,水煎,每次用50—100毫升作高位保留灌肠。用于各种感冒发热。②大黄研细粉,配制成20%大黄粉水溶液,保留灌肠。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7.雾化法;板蓝根、鱼腥草灭菌水溶液各4毫升,柴胡灭菌水溶液2毫升,加生理盐水25毫升,作超声雾化。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用于感冒咳嗽、咽痛。

      8.食疗法  生姜10、苏叶5。以沸水浸泡,加红糖代茶饮。用于风寒感冒。②生姜10,葱白10,粳米50,加水熬成粥,分次服用。用于风寒感冒。③桑叶、菊花各5,薄荷3,用沸水浸泡,加白糖代茶饮。用于风热感冒。④杏仁10,绿豆30(打碎),水煎,加白糖,代茶饮。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患儿。⑤豆腐50,淡豆豉12,葱白15。先将豆腐略煎熟后,放淡豆豉,加水1碗半煎取大半碗,再加葱白,煮滚后取出,趁热服用。用于伤风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患儿。

      [按语]

      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易感外邪,常因四时气候骤变,冷热失常,外邪乘虚侵袭而致。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因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是减少发病率的有效途径。流行季节,可用醋熏蒸室内,预防流行性感冒。患病期间,多饮水,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加强清洁卫生护理,注意病情变化。及时给服解表祛邪,退热止咳药剂,减少继发感染,使患儿及早康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