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话养生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10-04-13 15:10:00
核心提示: 一是要趋饮食之射。避饮食之害。注意饮食调养,识五味之性.察其温凉寒热,量体而用之。如热体热病。宜食寒凉之品。寒体寒病宜食温热之品。但不可长期偏食,因为性味之过,有“疾病蜂起”之虞,就是饮食营养过与不
一是要趋饮食之射。避饮食之害。注意饮食调养,识五味之性.察其温凉寒热,量体而用之。如热体热病。宜食寒凉之品。寒体寒病宜食温热之品。但不可长期偏食,因为性味之过,有“疾病蜂起”之虞,就是饮食营养过与不及,也莫不如此。营养不足。引起营养缺乏症:营养过剩,则又导致现代“文明病”的发生。
二是要趋心理之利,避心理之害。凡患得患失,多愁善感,易导阴火内萌,气滞血淤,阴液暗耗,损伤正气,罹患疾病。心存公正。不图私欲,宽厚待人。与世无争,自然“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而“波澜不惊”,疾病不生。
三是要趋环境之利,避环境之害。顺应四时之变,要冒风寒署湿,适时更衣护体。阳光、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适时进行阳光浴、空气浴、水浴,能健身壮体。但若长期暴晒在阳光下,长期生活在污浊的空气中,长期浸泡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里,都能致人以疾。
总之,人们经常生活在利害的囹圄之中,人的寿命就在这利害的变幻中缩短或延伸,只要人们洞悉自然界形形色色影响人体的利害因素,时时,处处把握住“趋利避害”的缰绳,又何愁体之不健,寿之不高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