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叹息,舌淡红,苔白,脉弦。此种体质多为脏腑组织功能障碍。
若病则胸肋胀满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满,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
2.养生原则。
应疏肝、理气、解郁。因肝主疏泄,故气郁体质养生的关键在于疏理肝气之郁。
3.养生方法
(1)调摄情志。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低沉,心胸狭隘,多愁善感,触事忧虑,心常苦闷,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黄帝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如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听相声,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激励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多昕轻快、开朗、激动的音乐;多读积极、富有乐趣、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不计较名利的得失,知足常乐。
(2)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体育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流通气血,既欣赏了自然美景,调剂了精神,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能沐浴阳光,增强体质。气功方面以强壮功、保健功、动桩功为宜,着意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
(3)饮食调养。可少量饮酒以活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梁米、刀豆等。
(4)药物治疗。常用香附、乌药、川栋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善于巯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淤,当配伍活血化淤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