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呃逆
1.食物热熨疗法①茴香、干姜、青盐各20克,打碎后烘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热熨胸膈部,呃止为度。②韭菜连根打烂,拌醋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胸部。
2.食物熏洗疗法葱白30克,捣烂,醋20毫升,水100毫升同煎沸,熏洗胸膈处,或
熏口鼻。
(十六)呕吐
1.食物敷贴疗法生姜适量,捣烂,敷于足心涌泉。
2.食物涂擦疗法①生姜(捣烂)、大葱各30克,水煮30分钟,待温后用示指蘸液在拇指与示指正面向下擦12次。主治小儿呕吐。②面粉60克,蔗糖3根,鸡蛋清2个,蓖麻仁7粒,共捣如泥,作成球状,然后用药物球在膻中、鸠尾揉搓推擦5~10分钟,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3.食物熏洗疗法同“熏洗疗法”,以吐止为度。
(十七)胃脘病
1.食物敷贴疗法①生姜1块,捣烂炒热,在胃脘部热敷,冷则更换。本法用于胃脘胀闷明显者。②白酒250毫升,醋500毫升,加热,用毛巾浸透,热敷胃部。用于胃扭转。
2.食物热熨疗法①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共捣烂炒烫,装布袋,热熨胃脘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②生姜15克,橘皮15克,捣碎,与白酒50毫升、青盐10克同炒烫,装布袋,热熨胃脘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3.食物涂擦疗法热酒50毫升,生姜汁5毫升,用纱布蘸酒,在胃脘部涂擦。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或以胃脘部发热、痛解为度。
(十八)腹痛
1.食物敷贴疗法①葱1把,浓煎汤,温洗腹部,再取葱捣烂,炒热作饼贴脐,大便出后痛止。多用于小儿盘肠腹痛。②白胡椒15克,研极细末,成人每次用O.2克,放入脐中,上用药棉填满,外贴胶布固定,用于寒凝腹痛;或小茴香研细末,每次0.5克,用热酒调和纳脐中,方法同上。③肉桂末6克,鲜葱白9克,捣烂,用醋调敷脐。每次3小时,每日1次。
2.食物热熨疗法①青盐500克,急火炒烫,装布袋热熨痛处,冷即更换。每次30分钟,或以腹痛缓解为度。②葱白头、生姜、青盐各适量,捣碎炒烫,装布袋,方法同上。③胡椒末、丁香末各等量混合,填于神阙,再用熨斗隔衣熨烫。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或以痛解为度。④葱白头20克,麸皮100克,盐100克,白酒适量拌和,炒烫后分装数袋。热熨脐下及足心,冷即更换。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⑤葱白去须,留7厘米长,不拘多少,取l束烘热,置于神阙,上盖厚布1块,用熨斗熨烫,葱坏即换,待手足有温汗即痛解。
(十九)腹泻(包括胃肠炎、痢疾)
1.食物敷贴疗法①黑胡椒、肉桂、炮姜各等量研末,每次2克,用生淮山药煎汁调糊状填脐孔。用于脾虚泄泻。②青盐500克炒烫,加葱白连须100克捣烂和匀,热敷胃腹部及背部。每日3次,每次1小时左右。用于急性胃肠炎、慢性腹泻。③绿豆粉适量或糯米粉适量,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于囟门,泻止后去掉药物。④大蒜捣成泥,敷涌泉,或贴在脐中。用于小儿腹泻(寒性),也用于痢疾。⑤黄瓜1条,黄瓜藤9克,煅存性,研未,醋调和为饼,敷脐。用于赤白痢疾。⑥石榴连皮50克,捣成泥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封贴。每昼夜换药1次。⑦胡椒粉放入脐内(以满为度),然后用胶布贴在脐上,2~3日换药l次;或生姜(鲜)l片如铜钱厚,置于脐部,用胶布封贴,每24小时换1次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的腹泻。
2.食物热熨疗法①葱白6根,盐少许,酒糟1小杯,混合炒热,布包敷熨脐部。用于初生儿肠鸣腹泻。②大蒜适量,放在灶膛热灰中,炮热后捣烂,纱布包,趁热熨脐部。用于小儿腹泻。
3.食物涂擦疗法生姜30克捣烂,葱白30克,加水300毫升,煎煮30分钟,用示指蘸药涂擦腹部发热,或蘸液在患者拇指及小指根部掌面向外涂擦12次,再向内关,手臂方向涂擦12次。用于水泻效果较好。
4.食物熏洗疗法乌梅0.5千克,煎汤入盆,坐熏。每日1次。
(二十)便秘
1.食物敷贴疗法 ①大田螺3个,捣烂,加适量青盐,敷于脐下气海;或取田螺1个,捣烂填脐中,用胶布固定。用于热秘。②连须葱头3个,生姜10克,盐3克,淡豆豉12粒,共捣如泥,做饼烘热,敷于脐上,饼冷再烘再敷。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用于虚性便秘。
2.食物热熨疗法葱白250克,捣烂成饼,敷于神阙,盖布1块,用盛满开水的茶壶,熨烫。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二十一)小儿厌食症
1.食物敷贴疗法六曲、薏苡仁、干姜、山药、莱菔子各等量研粉,加淀粉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脐上,用绷带固定。连用l~2星期。
2.食物熏洗疗法香谷芽、麦芽、薏苡仁、山药各等量,煎汤,先熏洗头面部,再熏洗胃脘部。每日1次。
3.食物涂擦疗法 葱头1个,剥去外皮,涂擦前心及上腹部。每日1~3次。
(二十二)小儿消化不良
1.食物敷贴疗法①吴茱萸或山药研粉,加适量面粉,醋调成糊状,摊纱布上贴脐部。12小时1次。②葱1束,生姜6克,共捣烂,加面粉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贴胃脘部
和腹部。每日1次。
2.食物熏洗疗法热黄酒l 000毫升,水煎,趁热熏洗胃脘部,再熏洗下腹部,最后熏洗双足。每次15—20分钟。
(二十三)小儿寄生虫病
1.食物敷贴疗法大葱40克,蜂蜜10克,共捣调和敷脐。每日1次。用于虫积症(蛔虫)。
2.食物涂擦疗法 白果数个,捣烂成糊,涂肛门。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用于蛲虫病症。
3.食物熏洗疗法热酒糟适量,加热白酒100毫升,用盆装,将患部置于盆上,用布盖,熏蒸,至糟冷后,再用热白酒浸纱布洗患部。每日2次。用于血丝虫病、象皮肿。
4.食物点滴疗法韭菜适量,用凉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每晚睡前,点人肛门3~5滴。7—10日为1个疗程。
(二十四)小便不通
1.食物敷贴疗法①大田螺3个,盐6克,共捣烂,敷于气海。用于尿潴留。②鸡或鸽1只,剖开胸腹,不去内脏,连血和毛一起,乘热敷患处,待凉后即取去。用于小便肿痛不利。③葱适量,炒热敷脐下少腹部。④鲜藕茎1 500克(切片),葱白l 500克,共捣烂,放锅内小火炒热,取一半用毛巾包,乘热敷于少腹部;待冷后,再取另一半热敷,反复多次,直至小便通利为止。⑤葱白2根,田螺7~8个(取肉),共捣烂,分数次敷脐,敷热则更换。⑥连须葱、生姜、淡豆豉各等量,盐适量,研烂捏饼,炒热敷脐。⑦莴苣菜适量,捣敷脐上。每晚1次。用于血尿。
2.食物热熨疗法①带皮生姜250克,捣碎,炒烫装布袋,推熨神阙、少腹,冷即更换,至小便通为止。②葱白醋炒,热熨脐腹。用于大小便不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