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治法是通过器具或手指、手掌在局部进行梳理、摩擦等手法,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健体的一种养生方法。梳治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被劳动人民广泛应用。当时梳头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如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大诗人陆游常于晨起之时用手指梳头二三百次,借以提神醒脑,保健延年。以后经历代医家不断总结而有所提高。如清代医家吴尚先总结梳头法的功效,称之日:“梳发,疏风散火也。”还在其著作《理瀹骈文》中记载:“乳不通,麦芽煎洗,木梳梳乳千遍。“并明确指出:“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升阳益胃也。“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在不自觉地运用梳治法进行养生,也许是不经意的缘故,或只感到通过梳治后比较舒爽,没有认识到它的保健作用,因此有时并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养生医学的发展,有意识地运用梳治法进行养生保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常用的梳治法有七种:梳头法、梳乳法、梳耳法、摩面法、毛刷法、抓火法和搓颈法等。
【操作方法】
(一)梳头法
梳头法是用木梳或手指梳理头发、摩擦头皮而防治疾病的一种保健方法。头为“诸阳之会,与百脉相通“。头顶有百会、四神聪、上星,两鬓角有太阳、率谷,枕部有风池、哑门、翳明、翳风,前额有印堂等穴位。另外,头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梳头时的划擦运动的作用,可以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和经穴,通过神经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于大脑皮质,调节整个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松弛紧张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有消除疲劳,健脑安神,强身壮体的养生作用。
梳头采用木制的木梳,最好是黄杨木制作的木梳,勿用塑料及金属制品。如临时没有木梳,也可用手指替代,但手指甲要修剪光滑。其手法有如下两种。
1.直向梳理每日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或晚上临睡前,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梳划。开始时每分钟梳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用力均匀。如是以保健强身为目的,每日梳 l~2次,每次约5分钟;如用于治疗疾病如头痛,每日梳3次,每次5~10分钟,同时手法要稍稍加力。
2.斜向梳理手握梳柄,手腕回转,使梳子的顶端碰着头皮,斜向梳理先顺着头形梳,将头发梳顺,再逆向梳,最后再顺着头形梳。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分钟。
(二)梳乳法
梳乳法是用木梳梳理乳房,以达到舫治乳房疾病的一种养生方法。该方法通过木梳对乳房表面皮肤的刺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乳房内乳腺脂肪、结缔组织、腺管等对药物的吸收,也直接作用于腺管等组织,使之产生应激性改变,从而改善症状,预防乳腺病的发生。
梳乳的木梳同梳头的一样,以黄杨木制作的最好,胶木次之。如暂时缺少木梳,可以用手指代替。
梳治时,患者正坐,先将乳房轻轻托起,再用木梳在患处轻轻地梳治,每次10一15分钟,每日1~2次。也可先用手牵拉乳头,轻轻向上抖动,每次抖动50—100次,频率宜稍快(每分钟100下为宜),然后再用烤热的木梳按压乳房硬结处,以感觉患处发紧发胀为宜。每日3次。
梳乳时,应顺着乳腺管分布的方向,由乳头梳向外侧,不可逆梳。在梳乳前,可以先用麦芽、芒硝煎液外洗,对治疗乳腺炎、乳房结块,疗效更佳。
(三)梳耳法
梳耳法是用细木梳或细毛刷在耳朵上梳治,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全身的经络都直接或间接地联络于耳部,人体的各个部位或脏腑的生理病理,可以从耳郭的特定部位上反应出来。人体各个部位在耳郭上的反应部位如同一个倒立着的婴儿胚胎,头部朝下臀部向上,耳垂相当于头部,耳甲腔相当于胸腔,耳甲艇相当于腹腔,三角窝相当于上肢,对耳轮上角相当于下肢,对耳轮突出处相当于脊柱等。由于耳部的神经血管和淋巴分布丰富,故梳耳有刺激神经,调节全身功能的作用。因此,梳耳法可以调整和恢复人体相应部位的生理功能,有助于养生保健强身。
1.梳耳壳 用细木梳或细刷(不要太硬),同时梳治两侧耳壳(可将耳壳前后对折) 20.30次,直至耳壳的皮肤微红、有发热的感觉为止。如无木梳,也可用双手掌大鱼际梳擦。
2.揉耳窝 先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按摩两侧耳郭的耳甲艇(耳轮脚上面的凹窝) 10~20次。再按摩耳甲腔(耳轮脚下面的凹窝)lO~20次,然后再梳治,直至有发热的感觉为止。
3.梳耳轮从耳轮上端向下分别梳治两侧耳垂20~30次。也可用示指和拇指指腹替代作揉擦耳轮,然后紧握双耳向上、向外、向下分别用力提拉耳轮各3—5次。
4.耳穴贴压法是在梳耳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多采用植物种子(王不留行子、油菜子、白芥子、绿豆等)或药丸、磁性金属粒为药子(也称药豆),用橡皮膏或香桂活血膏在耳穴上贴压。
(四)摩面法
摩面法也称“搓面法”。是用手掌轻轻搓揉面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方法。该法有改善头面部的血液循行和改善皮脂腺分泌的作用,因此摩面法不仅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长期使用可以使面部的皮肤光泽而富有弹性,延缓颜面皮肤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先将双手洗净揩干,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30~40次,以搓热为度。然后趁热改搓面部,先从左侧开始,经额到右侧,再经下额部(过承浆穴)搓回左侧,如此为1周。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轻轻搓揉10余周,再从右到左逆时针方向轻轻搓揉10余周,每日早晚各1次。
根据病情需要,可配用适当的药物煎水洗脸后,再搓揉面部。
(五)毛刷法
毛刷法是用毛刷或牙刷在人体一定部位上刷动或用刷柄叩击,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方法。毛刷法是从针灸方法演变而成,所以取穴、治疗部位及治疗机理基本上与针灸相同。该法对于不能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既能养生治疗,又具有类似针灸疗法的效果。
选择日常使用的毛刷或牙刷,以八九成新为宜,如过硬过旧,就会缺乏弹性而疗效不显著.对于细嫩的皮肤,可采用软性的猪鬃毛刷或软性的尼龙牙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及病情选择毛刷。
根据病情,决定梳治的部位,每次20~ 30下,或至皮肤微红有发热的感觉为度。
(六)搓颈法
搓颈法是用手搓擦颈部防治疾病的一种保健方法。通过搓擦手法改善颈部皮肤、肌肉的血液供应,改善颈部肌群的疲劳度和紧张度,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时喉黏膜是人体最弱、最易受病菌感染的部位之一,通过摩喉,有助于喉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
1.搓颈左手掌横放在后颈部,向左前方擦搓,经左下腭骨下方至喉部上,做10—
20次,再换右手如法搓擦10~20次。
2.摩喉一手拇指、示指(食指)揪住喉部肌肉用力拉起,然后放开,一揪一放为1次,共10~20次。然后仰起头,两手手指微屈成拳,用示指、中指、环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背摩擦喉部,直至发热为止。然后左手拇指按在喉的左方,其余四指按在喉的右侧,由上而下轻摩10~20次,并换右手如法摩擦 10~20次。
(七)抓火法
抓火法是用手指蘸带着蓝火焰的白酒,迅速抓梳患处,边抓边梳,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方法。该法有温热和按摩作用,通过抓火法更加有利于皮下毛细血管血流量的改善,故具有温经通络,驱风散寒的功效。
1.器具准备瓷盘1个,白酒30—60毫升(根据患处面积大小而定),湿毛巾1—3条,火柴1盒。
2.操作过程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以舒适为原则(体位要自然)。暴露患处,用温湿毛巾轻轻擦拭皮肤,使其温润,然后再用湿毛巾将患处围裹起来。此时将白酒倒入瓷盘,用火柴点着,放在靠近患者的桌子上,以便抓取。虽然满盘都是蓝色的火炮,但是温度不高。医生揭掉湿毛巾,用左手五指蘸带着蓝火焰的白酒,迅速抓梳患处,边抓边梳,动作要轻快,左手还未抬起,右手五指又迅速在左手抓火的地方,边梳边抓,边扑灭火焰,紧接着左手再照前法抓火,右手再作梳抓扑灭火焰的动作。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白瓷盘内的白酒被抓尽为止。此法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养生应用】
(一)头痛
1.梳头法每日用木梳梳头2~3次,每次1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手法先慢、轻,逐渐加快加力。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2.摩面法在梳头法之后采用,至面部皮肤有发热感觉之后,用两拇指指腹揉按太阳10—20次,再由眉梢稍用力捋至太阳10余次,有助于治疗或预防头痛。
3.梳耳法可以先完成整个梳耳法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单取其中刷擦耳轮的操作过程。此外,用示指与拇指的指腹牵捋耳垂,可防治头昏、头痛、眩晕、牙痛、眼疾等。
(二)目痛
梳头法 用木梳从前额经头顶梳到枕部,然后从前额经头顶梳向两侧。每次10分钟,每日3次。此目痛多属用眼疲劳后引起。此法还可用于治眉棱骨痛。
(三)眨眼症
摩面法用搓面法,同时按摩眼眶和攒竹穴,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四)乳痈(急性乳腺炎)
1.梳乳法赤芍20克,夏枯草、蒲公英
各30克,水煎外洗,然后用木梳在患乳上轻轻梳划10—15分钟,每日2~3次。要防止手法过重损伤乳腺,如乳腺炎已经化脓则不宜采用此法。
2.毛刷法从乳头向外侧梳刷。每次 10一15分钟,每日3次。
(五)产后缺乳
1.梳乳法大葱30克,水煎后用药液熏洗乳房,然后用木梳轻轻梳乳10~15分钟,再用梳背轻轻地按摩乳房10余次,每日 2—3次。
2.毛刷法路路通、大葱各30克,水煎熏洗患乳lO分钟,用毛巾揩干后,再用毛刷从乳头向外呈放射性梳刷,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
(六)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面神经痛
1.摩面法①川芎、桂枝、羌活、当归、地黄各12克,细辛、白芷各6克,白僵蚕10克,水煎洗脸,然后搓面,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7日为1个疗程。如明显好转后,可不用药物洗脸,但须天天用手搓面,以巩固疗效,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5分钟。用于面神经麻痹。②防风、羌活、当归各12克,川芎15克,白僵蚕10克,水煎,用药液洗脸,然后采用摩面法,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或以症状缓解为度。用于面神经痉挛。③当归、红花、川芎、桂枝各10克,延胡索15克,水煎,先洗脸,然后摩面,以轻手法为主。搓至发热即可,每次10分钟。用于面神经痛。
2.毛刷法在患处刷梳,每次10分钟,或以局部发热、症状缓解为度。
(七)三叉神经痛
1.梳头法用木梳从前额梳向左右颞侧,手法宜轻不宜重,每次10分钟,每日2次。用于第一支神经痛。
2.摩面法苏木、赤芍、川芎、羌活、僵蚕、当归、细辛各9克,水蛭10克,防风15克,水煎先趁热熏洗,然后摩面10~15分钟,手法先轻后重,逐渐加力,每日2次。
(八)面部色素沉着、粉刺、雀斑
摩面法先用热水洗面,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搓剂,如珍珠霜、人参霜、灵芝霜、银耳霜、丹参霜等,搽涂后,再采用摩面法。每次lO分钟。每日晨起及睡前各1次,长期使用有效。
(九)面部皮肤皲裂
摩面法 先用热水洗脸,然后涂护肤脂,再采用摩面法,每次10分钟,早晚各1次。在气候干燥、寒冷地区或季节,此法可滋润皮肤。防止皲裂。
(十)失眠
1.梳头法每晚临睡前用木梳或手指梳划头皮,先采用直向梳治法梳头顶部60~ 100次,然后再梳后脑部60—100次,接着再用斜向梳治法将头发梳理1遍。
2.摩面法先用热水洗净手和脸,采用摩面法中的手法搓擦面部,直到面部皮肤有微热之感觉,每晚1次。
(十一)神经衰弱
梳头法用木梳由前额经头顶梳向枕部,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十二)慢性咽喉炎
搓颈法采用搓颈法中的摩喉手法,每日早、中、晚3次摩喉。长期使用,疗效明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