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外治保健 > 正文
  • 敷贴 法(六)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3:55
  • 核心提示:(四十)湿疹 1.湿敷法①金银花、荆芥、蝉蜕、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各lO克,艾叶、薄荷各3克,加水1 000毫升,与纱布同煎30分钟,取出纱布,敷盖患处,每日多次。用各种原因引起的湿疹。②生橄榄1000克,捣烂,加水,文火煎至呈青色溶

    (四十)湿疹

        1.湿敷法①金银花、荆芥、蝉蜕、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各lO克,艾叶、薄荷各3克,加水1 000毫升,与纱布同煎30分钟,取出纱布,敷盖患处,每日多次。用各种原因引起的湿疹。②生橄榄1000克,捣烂,加水,文火煎至呈青色溶液,用纱布蘸液湿敷局部。

    2.蜡敷法用蜡饼或蜡布敷贴法。

    3.热敷法苦参30克,水煎后作药液热敷法。②马齿苋、千里光各50克,加水煎汁,用药液热敷患处。用于渗出、糜烂较明显者。

        4.冷敷法苦参、黄柏、蛇床子、败酱草、地肤子各30克,水煎冷却后用纱布浸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数次,每日1剂。

        5.药敷法  ①五倍子粉15克,冰片3克,研细,先用米泔水洗净患处,撒上药末,每日3次。用于治阴囊湿疹、耳后湿疹。②青黛散(市售),敷法同上。③松花粉(市售)外敷。用于轻度湿疹、小儿红臀。

        (四十一)稻田皮炎

    药敷法韭菜叶捣烂,敷患处,每日4次。②马齿苋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4次。

    (四十二)乳痈

        1.药敷法①鲜芙蓉花120克,加适量红糖捣烂,敷患处。②仙人掌去刺毛,捣烂或剖开,用剖面敷患处。

        2.薄贴法千捶膏、金黄膏或阳和解凝膏(市售),敷贴患处。

    3.箍围法冲和散或金黄散(市售),加葱汁、蒲公英汁各适量,调敷,箍围患处。

    (四十三)慢性阑尾炎

        1.药敷法①生石膏50克,研细末,用桐油调糊状,外敷患处。②芙蓉叶、大黄各 50克,黄芩、黄柏、黄连、泽兰各12克,冰片 10克,同研细末,加黄酒适量,调成糊状,外敷疼痛处。每日2次。

    2.热敷法用盐热敷法,热敷患处。用于慢性阑尾炎或包块形成,每次30分钟以上,或以痛缓解为度。

    (四十四)脚气

        1.热敷法药液热敷法,苦参30克,煎汁,热敷患处。注意药液的温度。

        2.药敷法①乌头100克,樟脑60克,同研细末,醋调作饼,敷两足涌泉,用布包固定,再用小火烤足心。用于寒湿脚气。②附子30克,研末,用盐卤调敷涌泉。适用于脚气冲心。③苍术、防己各6克,黄柏、海桐皮各10克,同研细末,醋调,敷患处。用于湿热脚气。

        (四十五)腋臭

        热敷法蒸饼热敷法,在热面饼上撒少许密陀僧末,挟于两腋下。每晚1次,次晨去之。

        (四十六)寻常疣

    药敷法鸦胆子10粒,捣烂,加水调糊状.敷于疣上,用纱布固定。早晚各1次。

    (四十七)麦粒肿

        1.湿敷法菊花30克,水煎,用药液湿敷患处。

        2.热敷法用热毛巾敷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四十八)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1.药敷法杏仁、郁仁、栀子各7个,研捣成细末,加入鸡蛋清1个,面粉l撮,烧酒半小盅,调糊状,敷双足涌泉。用于两眼红肿,畏光。

        2.冷敷法  黄连9克,水煎100毫升,过滤待凉,用消毒纱布浸敷眼上。每30分钟换药1次。

    3.热敷法热毛巾敷患眼,冷则更换毛巾。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四十九)急性外耳道炎

        1.热敷法①热毛巾敷于耳部。2~4分钟更换1次,共敷15分钟,每日2次。

    2.湿敷法黄连30克,用85%的乙醇浸泡取液,或水煎取汁,用消毒纱布浸药液外敷患处。每日23次。

    (五十)酒糟鼻

        1.药敷法①硫黄30克,轻粉、密陀僧、白矾各3克,用凡士林调成20%的软膏,敷患处。②乳香、硫黄、巴豆、轻粉各等份,同研为细末,蜜调匀,敷患处。

        2.湿敷法硫黄30克,金银花30克,桑叶适量,水煎滤液,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3次。

    (五十一)鼻衄

        1.冷敷法①用冷毛巾敷前额及鼻部,直至血止。②用纱布包小块冰敷于鼻根部,冰溶化即换,到血止为度。

    2.药敷法生栀子15克,打碎,加适量面粉,用水调匀,贴敷在双足涌泉,用绷带扎紧固定,3050分钟后将药取下。每日12次,血止则去药。

    (五十二)过敏性鼻炎

        1.热敷法热毛巾敷鼻吸气。每次30分钟,每日3次。

        2.发泡法斑蝥碾粉末。将胶布中央剪一直径约6毫米的圆孔,对准膻中穴,在孔中放适量斑蝥粉,再盖上1层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去。起泡后不要处理,让水泡自然吸收愈合。3次为1个疗程。本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五十三)咯血

    药敷法大蒜30克,捣烂,敷双足心涌泉。②附子1枚,捣烂,醋调制成饼,先用热水洗脚,然后将药饼敷双足心涌泉。

    (五十四)高血压

        1.药敷法①吴茱萸25克,研粉末,临睡前用醋调,敷双足心,次晨去掉。②杏仁4粒,栀子仁3克,桃仁10粒,胡椒7粒,共捣烂,用鸡蛋清调和,男左女右,于睡前敷足心,次晨去药。

        2.脐敷法胆汁制吴茱萸、干地龙、罗布麻叶、白矾各10克,朱砂5克,研细末,每次3克填脐孑L,纱布固定。5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3.磁敷法磁片敷贴曲池、内关、足三里,或将磁珠贴敷于耳后降压沟。1个月为1个疗程。

    (五十五)头痛

        1.药敷法①白附子、川芎各3克,研细末,加葱白1段,捣成泥状,敷双侧太阳,用麝香止痛膏固定。②麻黄、杏仁各等份,共捣如泥,敷双侧太阳。③川芎、白芷各3克,研细末,加大葱捣泥,调敷双侧太阳。

    2.磁敷法主穴取太阳,配穴取风池、合谷,用磁片敷贴。每次24小时,15次为 1个疗程。

    (五十六)面神经瘫痪

        1.药敷法①黑鱼头1个(捣烂),加天南星、天麻、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用酒调敷患侧面部。②新蓖麻叶l张,捣烂,敷手心中间(患侧)。每日2次。

        2.发泡法斑蝥、青娘子、红娘子各1只(去头足),葱头7个,捣烂,铺垫在小药瓶的铝盖或半片小龟壳内,覆盖于太阳,胶布固定。右斜敷左,左斜敷右。敷药12小时左右去掉。如出现大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清水,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可。本法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鳝血敷法鳝血,涂敷在压痛点四周。②用面粉条在患侧围成1圈,用消毒针头划破地仓(口角外05厘米),以渗血为度,再将鳝血滴人面粉圈内。地仓穴稍厚,每隔 231次。取鳝血,涂敷于患侧,30分钟后用热水洗净。每日3次。

    (五十七)口腔溃疡

        1.药敷法①吴茱萸15克,胡黄连、大黄各6克,生南星3克,共研细末,醋调,每晚敷于两足涌泉,次日除去。②黄芩、生大黄适量,附子1枚,共研细末,酒调,敷双足心。

        2.脐敷法①细辛6克,研细末,醋调敷脐,连敷5日。②芙蓉叶适量,捣烂,包熟鸡蛋,再煎为饼,敷脐。

        (五十八)纤维腺瘤,甲状腺肿,甲状腺瘤

        箍围法冲和散(市售)适量,加葱汁,陈酒调敷,外用纱布覆盖。

        (五十九)肛裂

    药敷法  冰片、煅龙骨粉、朱砂各75克,煅炉甘石60克,锻石膏150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500克调匀,敷肛裂处,12小时内不大便,次日排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再敷上药,6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各种敷贴法,可以自我应用。不同部位的疾病可选取不同的体位,以感到舒适而能持久较好。如自己不能确定,或通过自我保养不见好转,则须请教医生。

        2.掌握调配药物或药粉的干湿度,以能粘附而不脱落为准,敷后变干时,则应添加调和剂,如水、醋、酒等,或更换敷剂再敷。

        3.敷药温度应依据病情需要,实热证 (有红、肿、热、痛)宜用冷敷,虚寒证(病时较久,体质较弱或喜暖畏寒者)宜用热敷,同时要注意掌握温度,以能耐受,又能达到防治疾病和养生的目的即可。

        4.穴位敷贴时要尽量对准穴位,如难以掌握的穴位可以请教医生。

        5.如敷贴后出现皮疹、水泡、红肿等过敏症状,可暂停敷贴,并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感染。

        6.外伤感染时,不能冷敷。虚寒证及高年体弱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不宜作冷敷。

        7.泥疗场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通风条件,防止中暑或受凉。热泥敷时出汗多,应及时补充糖盐水。治疗后,要保持卧床休30分钟以上。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B1。

        8.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严重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重症哮喘、糖尿病、孕妇、白血病,重度贫血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泥敷法。如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9.蜡敷法的蜡不应含有水分,以免烫伤,同时注意防火以免燃烧。

        10.磁疗的各种磁敷法,避免撞击、火烤或接近铁类物质。并按磁场强度分别保管。磁敷法对老弱、体虚、婴幼儿及在颈、胸、头部治疗时,开始时敷贴时问要短些,磁片少些,强度弱些,以后再逐渐增加。

       【按语】

        敷贴法在中医学外治法中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应证广泛而著称。本法在临床上常用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也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敷贴法治疗哮喘、气管炎,使许多患者解除了痛苦。此外,本法不但可以治疗所敷部位的病症,而且可以通过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内,贯串上下“的作用,选择针对疾病的经络穴位,治疗全身性疾病。但对各种重症,应配合其他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敷贴治疗。

        朱宝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