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冻疮
1.冷敷法芒硝、黄柏各研细末,备用。未溃破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l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1倍。用时加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1次。
2.热敷法 白芥子、辣椒适量,水煎,将药渣敷于患处,药液淋于渣上。用于未溃冻疮。
3.药敷法①鲜虎耳草全草,洗净捣烂,敷于患处。用于冻疮已溃烂者。②大白萝卜1个,麻油适量。在白萝卜中间挖一凹陷,倒入麻油,放火上烤至油沸,趁热用1层纱布蘸油,敷患处。每日2次。
4.蜡敷法石蜡中加入维生素强化鱼肝油溶化后,用石蜡绷带法或蜡饼敷贴法敷患处。用于冻伤。
(三十一)风湿性关节炎
1.泥敷法①热泥法:敷关节疼痛处。②药物热泥法:羌活、独活、宣木瓜各60克,桂枝、当归、川芎、防风各15克,秦艽、鸡血藤、海风藤各40克,桑枝60克,防风10克,水煎液制成药物热泥,根据疼痛部位大小,采用局部或全身泥敷法。
2.蜡敷法用石蜡油绷带或蜡布敷贴法热敷患处。用于腱鞘炎、滑囊炎、关节强直、瘢痕挛缩。
3.药敷法①辣椒15克,花椒10克,生姜30克,白酒50毫升,研碎,微火炒热,加白酒再炒,敷于痛处,用油纸包扎,绷带固定。 2日1次。②仙人掌外敷,先将仙人掌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净剖开,用剖面敷痛处,外用纱布、胶布固定。12个小时后另换半片,15日为1个疗程。用于足跟痛。
4.药膏法乳香、没药、麻黄、马钱子各等量,共研细末,用饴糖调成药膏,敷贴患处。
5.发泡法①斑蝥、硫黄各等量,共研细末,放在小膏药中间,贴在关节病灶部位。大关节贴5张,成梅花形。24小时后去掉膏药,将水泡表皮剥落干净,揩干黄水,再贴上膏药(浙贝母、天花粉、赤芍、青黛各9克,锻石膏120克,冰片2.4克,共研末,拌匀人膏药内),24小时后再将此膏药揭下,贴上发散膏药(桂心、公丁香各6克,甘松、血竭、山羊血各9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麝香1.5克,研细末,拌匀入膏药内),经4昼夜取下。②白芥子60克,研细末,用白酒或黄酒调糊状,摊布上,包敷膝关节肿痛处.干后即换,以局部发泡为度。如泡破干痛,可涂上麻油。用于鹤膝风(膝关节肿大)疗效最明显。本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三十二)跌打损伤
1.冷敷法外伤初期血肿,立即用冷毛巾冷敷。
2.蜡敷法 选用蜡饼敷贴法或蜡布敷贴法。
3.泥敷法 ①热泥法:用于陈旧性扭伤、挫伤。②药物热泥敷法:即泥中加入七厘散(有市售)适量,制成药物热泥,局部泥敷。
4.湿敷法用水湿热敷法在患处敷疗。用于外伤处呈青紫、肿痛已24小时以后。
5.热敷法药包热敷法:当归、红花、苏木各15克,水煎,布包,损伤24小时后敷伤痛处。
6.药敷法①鳕鱼焙干,研粉,水调敷患处。②栀子、乳香、生大黄各等份,研末,新伤用蜂蜜或蛋清调,陈旧性挫伤宜热调敷,敷面略大于肿痛面a③黄柏270克,北细辛30克,共研细末,干敷伤口。敷后3日不可着水。④白及24克,龙骨30克,共研细末,干敷伤口,纱布包扎。⑤车前草叶(洗净)捣烂,敷伤口,用手轻压几分钟。
7.膏药法①生木瓜、生大黄、地鳖虫各10克,蒲公英50克,共研细末,用饴糖或凡士林调,敷患处。用于骨折(闭合性)、伤筋初期肿痛剧烈者。②三色敷药(市售),研细末,用饴糖调,敷患处。用于外伤初中期。③接骨膏(自然铜、荆芥、防风、五加皮、皂角、茜草、续断、羌活、独活、骨碎补、接骨木、赤芍、红花、地鳖虫各等份,研细,用饴糖或蜂蜜调和),敷贴患处。用于各种骨折、筋断之中期者。
8.鳝血敷法取鳝血膏药,根据伤处大小。剪成方块,用唾液喷湿,贴在受伤处。待伤愈膏药自落,或3—5日换药1次。适用于跌打损伤和刀斧所伤。
(三十三)蜈蚣等毒虫咬伤药敷法①鲜扁豆叶捣烂,外敷伤口。
②番薯嚼烂,敷在伤口上。③鱼腥草或马齿苋捣烂,敷在伤口上。④鲜野菊花或夏枯草捣烂,敷伤口。用于蜂螫伤。⑤大蜗牛1只,洗净,连壳捣烂,敷伤处。用于蝎蟹螫咬伤。
(三十四)落枕
1.药敷法 木瓜、蒲公英各60克,没药、栀子、地鳖虫30克,乳香15克,大黄150克,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敷患处。
2.热敷法盐热敷法,在患处热敷。
(三十五)颈椎病
1.热敷法盐热敷法、药包敷法,每晚临睡前在颈、肩背部热敷,每次30分钟。
2.药敷法羌活、独活、川芎、葛根、乳香各15克,延胡索30克,骨碎补20克,共研细末,白酒适量调,敷患处。
(三十六)漏肩风(肩周炎)
1.药敷法 白凤仙根、臭梧桐、生姜、大蒜头、韭菜各200克,同捣为汁,文火煎成膏状,敷患处。
2.热敷法用盐热敷法、药液敷法,羌活、独活、鸡血藤、防风、金银花各15克,苏木、桑枝各30克,水煎取液,用热毛巾或纱布蘸液,外敷痛处。
(三十七)痈肿疮疖
1.湿敷法夏枯草、赤芍、金银花、紫花地丁、白芷各30克,丹皮、连翘各15克,蒲公英60克,加水3 000毫升煎液,纱布浸药液,敷患处。
2.热敷法药包热敷法:马齿苋、野菊花各30克,水煎20分钟,布包趁热敷患处。
3.药敷法①松香lO克,研细末,加酒精调稀糊状,隔水加温,溶解后敷患处,将痈肿敷盖,上覆油纸,胶布固定。每日1次。②一见喜干叶,研粉,加凡士林调成软膏,敷患处,每日1次。③大叶芙蓉叶、花适量,加红糖、赤小豆适量,捣为糊状,敷患处。每日1次。④黄连10克,黄芩、黄柏、大黄各30克,同研细末,用蜜水煮成膏状,敷患处。用于痈肿成脓期。
4.薄贴法①将太乙膏(市售)隔火炖烊,摊于纸上,随疮口大小敷贴患处。适用于疔肿、疔疮。②将千捶膏(市售)隔水烊,摊于纸上,敷盖患处。用于痈疽、疔疮、疔肿。③将阳和膏置于酒精灯上烘烊后,敷贴患处。用于骨结核伴寒性脓肿。
5.膏药法①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花粉各等份,共研细末,凡士林调敷,盖上油纸,用胶布固定。②生肌玉红膏(市售)敷贴患处。用于溃疡腐肉不去,创面不愈合者。
6.箍围法①金黄散(市售)适量,加入菊花汁、丝瓜叶汁,箍围调敷患处。②露蜂房 1个,烧存性,加大黄、黄连、黄芩粉适量,取茶油或麻油调和,箍围患处。③玉露散(市售)适量,加蒲公英、鲜菊花汁调糊状,箍围外敷。用于颈部蜂窝组织炎、丹毒。
(三十八)疔疮
药敷法①五倍子粉适量,加蜂蜜、陈醋各半,调糊状,敷患处。用于疔疮初期。②鲜水蜈蚣全身适量,和蜜捣烂,敷患处。用于各种疔疮。③雄黄3克,吴茱萸30克,共研细末,麻油熬熟调,敷对口疔。
(三十九)热疔药敷法①六神丸或消炎解毒丸(市售)
数粒,清水烊化,局部外敷,每日数次。②如意金黄散(市售)用凉茶汁调,敷肿处,药干后再换新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