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呕吐腹泻
1.热敷法①盐热敷法:热敷脘腹部及腰背部。②姜热敷法:方法同上。③药包热敷法:吴茱萸适量,打碎后加黄酒煎煮,敷患处。④药饼热敷法:艾绒12克,桐油20克,用桐油将艾绒炒至胶粘,做2个药饼,温敷脘腹部,24小时后调换另一药饼,直到吐泻停止。兼有伤食者,再以顺时针方向摩腹50次。 2.脐敷法①暖脐膏(市售),贴于患儿脐孔。用于受寒腹泻腹痛,症情较轻者。②生大蒜2片,煨热捣烂,温敷脐部24小时。③炮姜粉3克,酒调,敷脐部,每日2次。用于虚寒型腹泻。④肉桂5克,五倍子12克。冰片6克,研末,醋调,敷脐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④吴茱萸9克,丁香、胡椒各6克,研末,凡士林调,敷脐部。用于虚寒吐泻。
3.药敷法活蚯蚓数条(洗净捣烂),敷足心涌泉。
(十七)痢疾
1.药敷法 ①吴茱萸20克,研末,醋调,敷双足足心,2小时后取下。用于痢疾,肢寒者。②大蒜头1个,捣烂,敷双足足心.1小时后取下。③雄黄、巴豆、朱砂、木香、蓖麻子各等份,研末捣和,每次取蚕豆大团贴于印堂,贴处出现红晕时去掉。每日2~3次。用于寒性痢疾。
2.脐敷法①吴茱萸、黄连各5克,木香10克,研末,醋调敷脐。②胡椒粉1.5克.鲫鱼60克,捣烂,敷脐部。③肉桂、针砂、枯矾各等量,研末水调,敷脐。用于虚寒痢。④田螺、皂角、细辛各9克,葱3根,酒药各半。捣敷脐部。
(十八)流行性腮腺炎
1.泥敷法用矿泉淤泥或井底泥、池塘泥作局部冷敷。
2.药敷法①仙人掌(去刺毛、皮),捣烂或剖开,用剖面敷患处。②如意金黄散或青黛散(有市售)适量,冷水调,敷患处。③赤小豆60粒(研末),用温水或蜂蜜调,敷患处。④胡椒粉l克,白芥子lO克,用温水调糊状,摊纱布上,敷患处。⑤连翘、大黄各60克(研末),黄酒调匀,敷患处。⑥相思子,用文火炒成黄色,研末,用鸡蛋清调糊状,摊油纸上,敷患处。⑦鲜蒲公英捣烂,外敷肿痛处。每日 2~3次。⑧野菊花捣烂如泥,蛋清调和.敷患处。每日2次。
(十九)传染性肝炎伴黄疸发泡法 新鲜毛茛30克(洗净),盐2克,捣烂成泥状,敷于脐下或腹部。约10小时后,局部起泡,去药后用生理盐水将局部洗净,再用消毒针头将泡轻轻挑破后,包上消毒纱布。本法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二十)带状疱疹
1.冷敷法大黄、黄柏各15克,雄黄、黄连各9克,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敷患处。干则再敷,连敷3日。若疱疹已溃破,疼痛较重者,加赤小豆30克,研末,同敷。 2.湿敷法荆芥、白芷、杭菊花、蝉蜕、紫花地丁、牛蒡子各10克,薄荷、明矾各6克 (后下),加水2000毫升,放入纱布同煎30分钟,取出纱布,稍拧干,敷患处。每次2小时,连续湿敷。
3.鳝血法新鲜鳝血涂擦患部。每日1次。
(二十一)经期腹痛,痛经
1.热敷法①醋热敷法:敷在肚脐两侧及脐下、腰骶部。②药包热敷法:香附、艾叶各12克,川椒6克,研细炒热,布包,敷于小腹痛处。
2.药敷法①牙皂3克,细辛2克,葱
白3根,生姜3片,研末捣烂,加适量酒调成糊状,敷印堂。②吴茱萸适量,研细末,加酒调,敷痛处。③益母草、苎麻根各100克,洗净切碎,加少量黄酒,炒热敷腹部痛处。
3.磁敷法取磁片或磁珠6个,贴敷关元、中极、双侧三阴交、双侧血海。
4.脐敷法白芷、炒蒲黄各9克,五灵脂12克,盐5克,共研细末。每次用3克药末纳脐眼中,上盖鲜生姜l片,文火灸。每次 5~10分钟,每日1次。在经前5~7日开始。至经净则停。
5.发泡法 斑蝥、白芥子各适量(等量),研细末,用50%二甲基亚碱调成软膏状。用时取1粒(麦粒大小)置于2厘米×2厘米的胶布中心,贴于中极或关元,两穴交替使用。每逢经前5日贴第一次,月经来潮时贴第二次,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贴3小时后揭去膏药,该处会出现水泡,逐渐增大隆起,多在2~3日内渐渐干瘪枯竭。本法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十二)月经量过多药敷法 ①鲜蓖麻仁(红色)15克,捣烂,敷贴百会,经停后洗去。用于经量过多者。②鲜蓖麻叶l张,捣烂,敷贴百会。每日 2次。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者。 (二十三)胎动不安药敷法蓖麻仁12粒,捣烂,敷孕妇额头。每日1~2次。
(二十四)产后腹痛药敷法①牙皂3克,细辛1.5克,同研细末,加葱白3根,生姜3片,捣烂,用酒少量调糊状,敷于印堂。②芝麻根120克,冼净切碎,用酒炒,趁热敷腰部痛处。
(二十五)产后缺乳湿敷法①鲜蓖麻叶250克,加水5130毫升,煎1小时,用布浸药液敷乳房。②三棱15克,水煎,用布浸药液敷乳房,同时需洗乳房。 (二十六)退乳药敷法皮硝200.300克,纱布包,分别敷双乳房上,用胸罩固定敷4小时后取下,天气炎热时敷l小时取下。
(二十七)子宫脱垂
1.药敷法蓖麻仁30克,捣烂,用热粥拌匀,敷于百会。约2小时后子宫缩入,即可去药洗净。
2.脐敷法①蓖麻仁10克,醋炒研细,加热米饭适量,共捣如泥,做饼敷脐,纱布固定,每晚临睡前换药1次,直至于宫复位②五倍子10克,烘干研末,渗入黑膏药中贴脐,每日1次,至病愈。
(二十八)慢性盆腔炎
1.泥敷法①热泥法:局部热敷小腹部 l小时,每日1次。②药物热泥法:加消炎中药液(当归、川芎、小茴香、红花、桂枝、白芍、香附、败酱草各20克,桃仁、乌药、刘寄奴各 30克,制乳香、没药各15克,水煎取液)于热泥中,方法同上。
2.蜡敷法蜡饼敷法、蜡液涂擦法和蜡布敷贴法,在下腹部和腰骶部进行蜡疗。
(二十九)烧伤,烫伤
1.冷敷法轻度(I~II度)烧烫伤的初期,可用牙膏或冰块或冷毛巾冷敷烫伤处,每日数次,以疼痛渗出减少为度。
2.湿敷法①金银花60克,用95%乙醇浸泡密封,5日后滤出药液,灌入瓶中,密封备用。使用时取消毒纱布1块,用消毒镊子夹住蘸药液敷在创面上,1~2小时换药1次。②大黄50克,冰片4克,用95%乙醇浸泡取液,敷法同上。
3.蜡敷法在石蜡中加入维生素强化
鱼肝油,用石蜡绷带法。用于四肢烫伤。
4.药敷法大黄、黄连、地榆各15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敷患处,纱包固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