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谢家镇汉安村一组,有一位103岁的老人——杨黄氏。
杨黄氏老人1903年6月出生,18岁结婚,婚后育有两儿一女,如今老人已是
六世同堂,大儿子杨跃军已经81岁,第六代曾弦孙已经两岁了。
杨黄氏老人自幼生长在山区,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山区出门就是山,行
路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干农活,可她从不怕苦怕累,干起活来一点不比男人差。
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常年的体力劳动,锤炼了杨黄氏老人的身体,为老人的健康和
长寿奠定了基础。
杨黄氏老人在98岁那年还能自己动手烧饭、炒菜、缝洗衣服,满100岁以后,
老人才在儿孙们的多次劝说下,不再做家务活。
杨黄氏老人早年丧夫,一直跟着现已73岁的小儿子杨志华一起生活。
杨黄氏老人把自己的长寿“秘诀”总结为以下几点:勤劳朴实,心地善良,
胸襟豁达,多做善事,少生闷气,关爱晚辈,家庭和睦,生活规律。
杨黄氏老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睡早起,一日三餐都与家人一起吃,
只是饭菜稍微软一些,老人平时爱吃冰糖炖猪肉,从不吸烟、饮酒。
杨黄氏老人心地十分善良。老人的小儿子说:“我母亲年轻时做过贩卖小鸡
的生意,原来每隔七天青龙镇就会有集市,当时不通公路,全是母亲天不亮就爬
起来,挑着小鸡走30多里山路去赶集。有时遇到比我们家更穷的人来买小鸡时,
差好几分钱,母亲也从不计较。在当时,做生意挣的就是这几分钱啊!可想而知,
我母亲的心肠有多好!”
杨黄氏老人的儿媳周学英接着说:“就连现在,她都在教育我们,做生意时
不要坑人,因为害人终害己。”
杨黄氏老人现在除了听力稍微有些不好以外,视力、思维都很好,说话也很
清楚,拄着拐杖能行走。
当地政府对杨黄氏老人很关心,每月为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为此,老人经
常望着大门上悬挂着的由彭山县人民政府赠送的“寿星之家”的牌匾自言自语地
说:“共产党,好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