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寿星谱 > 正文
  • 好人好报得长寿101岁的萧永仪

  • 来源:  《中国医药报》 作者:黄伍  时间:2007-05-26 10:55:30
  • 核心提示: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笔者慕名来到湖南省邵东县范家山镇供销社退休职工萧永仪老人家中,他是位闻名乡邻的乐行善施的老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2006年6月15日他百岁诞辰时附近6个村近100名村民送来的“望重众钦”的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笔者慕名来到湖南省邵东县范家山镇供销社退休职工萧永仪老人家中,他是位闻名乡邻的乐行善施的老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2006年6月15日他百岁诞辰时附近6个村近100名村民送来的“望重众钦”的牌匾,可见人们对老人美德的赞颂之情。
      萧永仪于1906年出生在范家山街上一户开个铺面的生意人之家。小时候,他读过两年私塾。稍大点懂得世事后,便做起家庭生意场上的小帮手。22岁时,他聘娶了邻近乡牛马司镇年方十八的农家女刘益华。婚后,妻生四胎均未成人,直到32岁后才相继生下二男二女。1938年分家,他带着妻儿另开铺面。走日本时,这些小百货的家当被抢劫一空。夫妻同心协力,东拼西凑,重振家业,生意越做越红火,买下了10来亩田地。1954年,他带头加入公私合营组织,1960年被转为当地供销社的营业员。改革开放后,2003年起由“社保”发工资。老夫老妻跟着住在县城红岭南路茶机厂家属住宅区的50多岁的小儿子萧坚固一起生活。
      在范家山这个小小集镇上,萧永仪经历了风风雨雨,早从心里萌生出“济世”的念头。在做小本生意时,他买卖公平,待人和气,从不缺斤少两。逢年过节碰上贫困人家,常以赊账为名周济他们。1962年,龙潭村有户唐姓人家,家庭经济拮据,无法供儿子读书,萧永仪听说后主动送钱物上门,并每年都给予资助。
      为保家健体,萧永仪的父亲从小就让他拜师习武。师傅看其为人诚实、练拳刻苦,特将治伤秘方传给他。萧永仪掌握这门技术后,没有把它作为谋生的资本,而是当成方便人家的本事。有一年大年初一大清早,新田村一位村民边敲门边喊:“佑老爷,快,我伢子把脚摔断了!”救人如救火,正准备给祖宗拜年的萧永仪急忙跟着来人走,采药、手术、封药,累了大半天才回家。出门时户主包个红包硬要塞给他,他坚辞不收。为民采药疗伤的50年中,萧永仪分文不取,曾受过其亲自医诊的达万人之多。他因手到伤除,在35岁时得了个“佑老爷”的雅号。乡邻们都说:“做人就要像佑老爷一样。”到古稀之年,出门不便,“佑老爷”就将此秘方口传给在乡间行医的孙子,让他继续治病救人。
      斗转星移,萧永仪步入百岁之年,享受着天伦之乐。老人现在子孙满堂,已见内四代外五代,脉系达80余人。老两口相爱如初,相互照看,直到2002年老伴92岁时才分手。佑老爷因失伴之痛,导致体质骤降,但现在生活仍能基本自理。老人一日三餐,除耳朵有点背外,目力尚好,经常看书读报,还经常到街上散步,
    时时义务捡纸屑垃圾,过过“好事瘾”。
      图文/黄伍
      图为萧永仪老人正在看书。看书读报是萧永仪老人的嗜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