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坤
寿星的年龄
101
寿星的地址
广东省高州市镇江镇的新屋村
寿星的养生之道
乐呵呵的,无忧无虑,心平气和,从不发怒
寿星详情
肚饱身暖不忘饥寒人
——记广东省高州市百岁寿星文益坤
寿星故事
广东省高州市镇江镇的新屋村有一位女寿星,名叫文益坤。老人1904年12月5日出生于一个穷山村,如今虽然百岁了,但童颜鹤发,满面红光,眼睛明亮,听力也好,没有什么疾病。她一生都没有住过医院。
文益坤18岁结婚,生下七子一女。夫妻俩白天做日工,晚上经常熬到三更半夜,加工大米,圩日(赶集日)时担去卖,赚一些米皮糠养家糊口。即使这样,还是饿死了两个儿子。
尽管文益坤的生活相当困难,但当她看到邻居三婶的儿子饿得皮包骨,宁可自己挨饿,也常拿些吃的送给三婶,救活了三婶的儿子。
当时乡村里没有接生员,村中张大婶产后休克,跌倒在地。文益坤赶忙跑过去,按人中,灌姜汤,终于把张大婶救活了。此后,张大婶五次临盆,文益坤都过去帮忙,还把这些孩子视同亲生骨肉。
自成立人民公社后,文益坤一直都是在幼儿园里当保育员。公社食堂解散后,她还是帮村中的乡亲带小孩,经她手带大的孩子有30多个。
文益坤年轻时种棉种麻,纺纱织布,儿女的衣服全是她一手缝制的。对那些缺衣少穿的穷孩子,她经常把自己儿女的衣服送给他们。
改革开放以来,文老太的25个孙子孙女都外出务工经商,过上了小康生活。孙子孙女都非常孝顺,平时经常托人带衣服和补品给她,过年还送上红包。但文老太心中总是惦记着村中的困难户。“肚饱身暖不忘饥寒人”,她常把儿孙送给她的衣服和补品转送给生活困难的乡亲邻里。她说:“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忘记村中的姐妹们。”
文老太的儿子韩培义说:“阿妈经常教育我们:韩家五代同堂,100多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要永远感谢共产党。务工也好,经商也好,耕田也好,一定要爱国守法,做人要讲诚信,对人要有礼貌,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
文老太心地善良,富有爱心,把做好事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所以她平日总是乐呵呵的,无忧无虑,心平气和,从不发怒。
文老太的生活很有规律,每晚8时睡觉,早上7时起床,午睡1小时。平时以素食为主,多吃蔬菜少吃肉,不暴饮暴食,每天吃三餐,两粥一饭,不沾烟酒。她现在生活仍能自理,冲凉、洗衣服,都是自己做,还能打扫卫生,喂鸡,带小孩,忙得不亦乐乎。老人喜欢拄着拐杖到村外去散步,欣赏田园风光,也喜欢和晚辈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邓伟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