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寿星谱 > 正文
  • 张梦萍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0:34
  • 核心提示:张梦萍
    寿星的年龄
    100
    寿星的地址
    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
    寿星的养生之道
    知足心长乐,无贪品自高
    寿星详情
    书为伴 诗为友 见证百年风雨



    ——记安徽省含山县的百岁老人张梦萍

    在安徽省含山县一个教师世家中,
    张梦萍
    寿星的年龄
    100
    寿星的地址
    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
    寿星的养生之道
    知足心长乐,无贪品自高
    寿星详情
    书为伴 诗为友 见证百年风雨

        ——记安徽省含山县的百岁老人张梦萍
        在安徽省含山县一个教师世家中,有一位百岁寿星—含山县含山中学退休教师张梦萍。今年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含山县老龄委和县中学的有关领导登门慰问、祝福张老。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的张梦萍老人,不禁向来访者感叹道:“还是新社会人民教师的地位高呀!”

        老人乐呵呵地说,教师节前后家里非常热闹,看望他的学生很多,又是送鲜花,又是送蛋糕,自己心里很满足。老人有点耳背,但精神却很好,说话时满面笑容,声音也很洪亮。老人向笔者回忆了他的教师生涯。

        张梦萍老人,1904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23岁的他,从当时在安庆的安徽大学毕业,到陶厂小学任教。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时,张梦萍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武汉,后又辗转到武汉附近一个小县的乡下小学教书。一年后,张梦萍回到了陶厂镇,在镇上的私塾继续教书十多年,直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张梦萍先后在和县中学、芜湖工农文化干校、省工农文化干校教书。1961年,张梦萍来到含山县中学任教。直至退休。

        旧中国的苦难经历和“逃难”的任教生涯,给老人留下了一段屈辱的记忆。张梦萍老人告诉笔者:“在旧中国,教师不仅待遇差而且地位低下,时常受到欺侮。相比之下,新中国的教师地位高多了。现在我一家三代五人从事教育工作:大儿子张永焕、大儿媳潘淑仪都在含山中学教书,二儿子张杰在关镇小学教书,孙女张智珍在南京14研究所幼儿园担任教师。为此尊师重教的含山县政府去年还专门给我家送来了一块‘教师世家’的光荣牌匾。”    

        那么,百年人瑞有何长寿秘诀呢?老人笑着指了指自家门上的楹联念道:“‘知足心长乐,无贪品自高。‘现在吃、穿、住都不愁了,保持一棵淡泊宁静的心,才是最重要的。”老人坦诚地说:“我的生活很简单,没有什么长寿的秘诀。吃的是老伴和二儿媳种的粮食、蔬菜,以清淡为主,但荤菜鱼肉也不拒,什么都吃。”张梦萍的老伴,84岁的邵光宇老人说:  “张老平时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中午要睡一个小时。他喜欢饮酒,不过每次只喝一杯,从不超量,香烟于前几年就戒掉了名张老为人和善.性格温和,与人谦让。我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结婚六十多年来,我们互敬互爱,相依为伴,一生从未红过脸。”
        这时,在学校教书的二儿子张永杰刚好下班回家,接着说:“我父亲一生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写诗作词。退休后,一直与书报做伴,和诗词为友,几十年如一日。他虽居住在农村,但经常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发展变化。周总理和毛主席逝世时,他曾写诗悼念。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时,他也作词庆贺。 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时,他作词一首:

    “列强侵我百余年,日寇独超前。铁骑践踏中原遍,绝人性烧杀淫奸。有目世人皆见,同胞血溅中原。”
        1995年,年过90岁的张老作七律《九十述怀》:
        九十年间喜共忧,尽随流水付东流。
        平生自省无亏行,晚岁常需有定酬。
        子肖孙贤殊未慰,居安食足复何求。
        迎来改革和开放,“我相”犹存尚待修。
        退休时,他自制对联日:“常荷国恩身易退,未酬壮志意难休。”2003年含山县政府给张家赠送了“教师世家”的光荣牌匾,张老以此为题写了一付春联勉励儿孙:“教儿孙谦和处世,师资哲勤俭持家”。

        2003年春节,99岁的张梦萍还题写七绝家箴一则,书嘱家人共勉。家箴日:“戒烟制酒谨慎言,立德怀才胜积金,正气宽容须两用,与时俱进学毋停。”张梦萍老人一生写了400多首诗词,被《中国老年》、  《诗训》等报刊采用刊登了30多首诗词。他还准备将这些诗词修改后汇集成册。

        老寿星张梦萍笑着说:“我现在身体不如以前了,诗词作的少了。身体感到疲乏时,我就时常背背郑板桥的《板桥道情》:‘老鱼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自满清至共和见证百年风雨,由激越而恬淡成就长寿华章”,这是含山中学在今年教师节送给老人的一付对联,也是老人一生最的写照。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王德培 黄庆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