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夏秋谨防湿邪致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5-24 18:07:51
  • 核心提示:夏秋多雨,天气炎热,湿气较重。湿邪致病会出现发热恶寒、困倦乏力、四肢沉重、大便溏薄。湿邪伤人根据侵袭途径的不同,有内外之分。

       夏秋多雨,天气炎热,湿气较重。湿邪致病会出现发热恶寒、困倦乏力、四肢沉重、大便溏薄。湿邪伤人根据侵袭途径的不同,有内外之分。外湿致病多因气候潮湿或坐卧湿地造成;内湿致病则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阳虚则内寒。

      中医学认为,脾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就不会造成湿邪致病。反之,脾失健运,湿邪乘虚而入就会致病,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肠胃炎症状。

      如何祛湿  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如果抵抗力足够强,外来的邪气是不会致病的,外来邪气导致疾病的发生,肯定是因为抵抗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不足以抵抗外来邪气的入侵。湿邪最易向脾虚的人下手。所以想要有效地抵抗湿邪的侵袭,必须重视保护脾胃功能。因为只有脾阳振奋,才能抵挡湿邪对人体的攻击。

      中医祛除湿邪的药方有很多,主要是通过健脾益胃达到化湿和中的作用。猴头菌片以猴头菌为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健脾化湿作用,而且能补气养血、抗癌、增强免疫力,是夏秋预防湿邪犯病的常用药物。

      此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辨证增加选用其他药物,达到健脾利湿的功效。中药里有不少药食两用的药物,如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等,夏秋可以多吃点这类食物,可以健脾利湿,预防湿邪致病。

      夏秋蔬果丰富,可以充分享受食疗的好处。选择食用温、软的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避免过度喝冷饮、吃冰冻瓜果等,因为这些食物性寒,容易折伤脾阳,造成脾失健运。甜腻食物也应少吃,甜食容易碍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提倡多吃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苡仁、南瓜等食物,清热祛湿,益气消暑。

      夏秋还应该避免夜宿贪凉。夜晚入睡之后空调开得过低或在露天阳台过夜,多数人第二天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泻、食欲不振、胃脘饱胀感等,此时极易为湿邪所侵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