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三伏天必备的饮食养生宝典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5-23 22:43:20
  • 核心提示: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三伏天,我们究竟怎么做才能少得病、不得病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三伏天,我们究竟怎么做才能少得病、不得病呢?

     

       什么是三伏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时段长短不完全一样,有30天,也有40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日期是怎样确定的?为什么有些年份伏天长?有些年份伏天短?其实,它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丑……每年的《农村年书》中登载着这样的日期。

      2010年伏天

      初伏:7月19日——7月28日

      中伏:7月29日——8月7日

      末伏:8月8日——8月17日

      三伏天养生:注意“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三伏天饮食:多酸多甘、补气去火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以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提醒:7类人三伏天养生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怠。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三伏天暑邪耗气伤津,有些人会认为“三伏”天更应进补。其实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三伏”天应慎进补、重调养。

      “三伏”进补不慎适得其反

      “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超过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清淡饮食调养最佳

      “三伏”天人们常常图一时凉快,大量饮用清凉饮料或食用冰冻食品,殊不知冰凉并非解暑,痛快更伤肠胃。

      现在大多数人肠胃虚寒,消化功能差,过食冰凉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医生建议,这类人在食用冬瓜汤、海带汤等凉性汤时,可以放两片生同煮,或撒少许胡椒粉;在喝酸梅汤、绿豆汤等解暑汤时也尽量不要冰冻,入口不热即可。至于体质温热的人,在这方面就没有太多禁忌,但也不宜过凉。

      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夏季宜喝清暑和补气生津的饮料。绿豆汤、酸梅汤、冬瓜汤都具有清暑解毒的功效。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葡萄汁、菠萝汁等果汁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帮助消化、健脾开胃、提高食欲的功效。

      网友支招 三伏天如何养生

      (1)我喜欢看养生方面的书,伏天阳气在体表,内里反而虚寒,吃点生姜调养阳气对养生特别好。

      (2)我爷爷是老中医,每年三伏天他都会做艾灸,主要是灸肚脐。每天傍晚时,他便坐在沙发上用一根艾条灸肚脐,说是傍晚(17点到19点)是肾经值班的时辰,这个时辰灸肚脐可以帮助养肾养阳。爷爷身体很好,我想这与他伏天灸肚脐是分不开的。

      (3)伏天养生最重要的是保养脾胃。所以,伏天时我们家的饮食比较清淡,可减轻脾胃的负担,以新鲜的蔬菜瓜果为主。南瓜、冬瓜、山药、莲藕、莲子、百合、红豆、绿豆、茯苓、薏苡仁、大枣等都有保养脾胃的功效,可以多吃点。

      (4)我的体会是不要总吹空调,尤其是开着空调睡觉最伤身体了。有些女孩子喜欢穿吊带装,我觉得也不适宜,容易出汗时受风寒。

      (5)白天上班我几乎不出汗,因为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都有空调。所以,晚饭后,我会出来散散步,目的就是出汗。夏天出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毒,而伏天排毒更为关键。只有身体内的毒素排干净了,秋天吃的补品才能起到作用。

      (6)伏天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出汗多,所以伏天养生我最关注的是喝水。只要外出,我都会随身携带一瓶水。

      小贴士: 

      在三伏天,我们应针对夏天食欲降低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科学安排夏季饮食。

      讲究饮食卫生:

      食品原料要新鲜,膳食最好现做现吃,尽量避免吃剩饭;生吃瓜果要洗烫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和蒜泥,既可调味,又可杀菌,且能增进食欲;饮食不可贪凉,以防病原体乘虚而入。

      勿过食冷饮:

      气候炎热时适当吃些冷饮,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但不可食之过多。冰淇淋多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营养虽尚可,但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胃肠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饮料饮用过多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由于出汗多,氯化钠大量丧失,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至于维生素的补充,夏季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B2和C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等等,亦可饮用一些果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