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夏季中医怎样养生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陈金伟 时间:2013-08-22 09:44:00
  • 核心提示: 中医学认为,夏季养生的方法很多,而且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而定,这叫做“因人制宜”。现就中医夏季养生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方法一:养“阳”
    中医学认
        中医学认为,夏季养生的方法很多,而且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而定,这叫做“因人制宜”。现就中医夏季养生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方法一:养“阳”
        中医学认为,夏季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实为养阳之大好时机——这对于平素体质阳虚、多汗自汗、易患感冒、动则气喘者更应该如此,故应趁夏季阳气旺盛之时平调脏腑阴阳,增强体质。
        养“阳”招数:夏季养阳的具体方法如下:一、要多晒太阳,尤其是晒早晨初升的太阳,以吸纳阳气精微(但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太阳最为猛烈,此时不要晒,以防中暑、虚脱、高血压、中风等疾病发生)。二、要早睡早起,顺应时辰,以利阴消阳长,并且巩固白天晒太阳摄取阳气精微的效果。    
        方法二:养“长”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季主“长”(即“万物生长”和“生长发育”的“长”)。为此,不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各组织机能完全成熟并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年人;还是阅尽人间沧桑风烛残年的老年人,均应补充足的营养物质。
      养“长”招数:一、多吃各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蛋类、瘦肉类、奶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多喝开水(最好是温开水、凉开水),并适当补充植物纤维素,以满足身体所需。二、各年龄阶段的人补充营养应有所侧重(如青少年以优质蛋白质为主;中年人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主;老年人则以钙剂和维生素D为主,以防止骨骼疏松和骨折)。
      方法三:养“心”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具有主管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夏季属火,火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上心为火脏,两火相遇,故易出现心悸(即感心跳)、气紧、咳嗽、胸闷、胸痛以及双下肢浮肿等心脏负担加重症状,故夏季应注意养“心”。
        养“心”招数:一、保持心理平衡,得不喜,失不忧,以免劳心过度。二、劳逸结合,凡事尽力而为,不可对自己期望过高,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三、要适当运动,不可一味静养,滴汗不出,与“阳气主泄”相违背,导致空调病、痊夏症的发生,而应在防暑降温之余(最好在早晨6—8点、晚上7—9点)适当运动出些汗,并喝些淡盐水补充出汗丢失的钠盐。四、放慢生活节奏,参加文娱活动(如写字、画画、垂钓、唱歌和跳舞等),以使心情舒畅。五、则可吃一些养心的中草药(如麦冬、红枣、莲子、百合、茯苓、竹叶和远志等)。
      方法四:养“脾”
      中医学认为,夏季中的“痊夏”(即农历中的6月,阳历中的7、8月间)属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故是养“脾”的大好时机,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养“脾”招数:一、多吃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苦瓜、冬瓜、苹果、葡萄、番茄、乌梅、紫菜、鸡蛋和成鸭蛋等);适当吃些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淮山、白术等);除此之外,绿豆、扁豆、乌豆、黑豆、青豆、赤小豆和荷兰豆等也有健脾作用。二、如果出现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色黄、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脾脏气机受阻症状,则可用中药佩兰、荷叶、竹叶煎汤当茶饮;或用白豆、荷叶、薏苡仁煲粥喝。三、如经采取上述措施疗效不显者,则可服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