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是受自然界春夏阳热影响而产生的。即使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亦时时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人体活动处于长期与自然相应而形成的阳气变化年节律的调控中,故阳虚者,尽管四季均为不足,但因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促动,和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年节律变化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之态势,体内凝寒之气也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故乘其势而治之,可获良效。
冬病夏治多采用推拿、贴敷、针灸、服用中药及食疗等。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冬季易发病的“夏治”方法,读者应该注意的是,冬病夏治最好由医生安排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夏日贴敷治咳喘
咳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在冬季发病。在盛夏期间应用贴敷法治疗老年咳喘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经敷贴后,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免疫力提高,尤其是在季节转换、气候变化之时,咳喘不易复发。
贴敷方的药物组成及用法是:细辛15g,白芥子15g,甘遂15g,延胡索15g。共研细末,加姜汁适量,做成直径2.5~3cm、厚约0.5cm的药饼若干,分次敷贴。选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肺俞双侧(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膏肓双侧(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灵台(位于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等穴位,为治疗咳喘有效穴,这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所过之处,有振奋阳气和行气活血等功用。敷贴时间宜选择夏天中午,用药饼6个分别敷于上述穴位,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贴2小时,每次间隔10天,共贴3次。
敷贴期间忌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敷药当天勿用冷水洗澡。外感发热者慎用。
伏天推拿防治小儿支气管炎
在伏天用简易的推拿疗法以增强患儿体质,预防小儿支气管炎在冬天发作,效果较好。其手法是:操作者先用拇指沿着患儿无名指罗纹面从指根向指尖方向抹,连续100次;然后沿着患儿拇指罗纹面,从指尖向指根方向推,连续100次;再按揉“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和“乳根”穴(位于两乳头下2分)各100次,揉时需按顺时针方向按揉旋转;最后让患儿俯卧,操作者以两手大拇指和食指指端挟住患儿脊部皮肤,同时稍用力提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从尾椎骨端到第七颈椎处由下至上连续捏脊3次。这种推拿方法简便易行,若能在伏天每日推拿l~2次,轻症患儿1个伏天即可治愈;较重的患儿经过2-3个伏天的治疗也会有很好的疗效。
▲老慢支病人夏治巧用药膳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患,多反复发作,秋冬寒冷季节尤甚,而夏季却是老慢支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若趁此时巧用药膳调治,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肺的防御系统与饮食中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核酸、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铜、铁、硒等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老慢支长期不愈与肺脾两虚、肺肾不足有关。因此老慢支病人在夏季病情缓解期,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还应选服些健脾、养肺之类的药膳。
黄芪乌骨鸡:取黄芪60g,乌骨鸡1只。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洗净切块,放砂锅中与黄芪共炖,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作3~4次食用。坚持服食一个月(6~10只)。黄芪“入肺补气,人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与具有滋肾养血的乌骨鸡同炖,共起益气养肺、固表防感、滋肾养血作用。服用后能显著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虫草炖老鸭:取冬虫夏草15g,老雄鸭1只。将老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后将虫草放于老鸭腹内,加水饨熟。可连续食用3~5只。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滋补药品,既补精髓又益肺阴,与滋阴补虚的老鸭同用,可起到补虚损、益肺肾、止喘咳作用。
四仁鸡子羹: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每日清晨取20g,鸡蛋1个,煮羹1小碗服用。炎热季节可连续服用。此方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之功效,对咳喘日久的老慢支患者尤为适用。
补肾胡桃泥:取紫衣胡桃1个,每晚临睡前咀嚼后服下。胡桃肉有补肾养血,润肺纳气作用,适宜于肾虚的老慢支患者食用。
人参蛤蚧粥:蛤蚧粉2g,人参粉3g,糯米lOOg,先将糯米煮成稀粥,待粥熟时加入蛤蚧、人参搅匀,趁热服。有补肺 肾、益元气,平虚喘之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老慢支病人服用。
山芋糯米粥:取山芋及淮山药各50g,糯米lOOg。将淮山药、山芋煎取浓汁与糯米同煮粥,日服1~2次。有补肾益精之功效,适用于肾虚型老慢支病人食用。
▲冻疮夏治诸法
有冻疮者若能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用5~7天。若无紫皮独头蒜,普通大蒜亦可代替。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l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lOg、桂枝15g,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 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g,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糖尿病人的夏令食疗
苦瓜炖豆腐:苦瓜250g(去瓤)切片,豆腐200g。食油烧开后,将瓜片倒人锅内煸炒,加盐、酱油、葱花等佐料,添汤,放入豆腐一起炖熟。淋香油调味,随饭食用。豆腐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主治目赤、消渴等症。苦瓜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显著降血糖的作用,为糖尿病人的夏令食疗上品。
南瓜虾皮汤:南瓜400g,虾皮20g。食油爆锅后,放入瓜块稍炒,加盐、葱花、虾皮、添水煮汤,吃瓜喝汤。虾皮补钙,南瓜有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的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临床症状。
大麦豌豆粥:大麦米200g、豌豆200g,加水煮粥。豌豆消渴,止泻痢、利小便。大麦有消渴祛热,益气宽中的作用,两者合用煮粥食,香腻可口,是夏季糖尿病人的理想流汁食物。
▲体弱者夏日综合调治
选用中药以枸杞子、苦参、仙灵脾、山萸、菟丝子、白术等为主。这些中药在夏季伏天应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治冬季复发的多种慢性疾病,还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目前众多学者认为,免疫功能衰退是衰老最主要的原因。研究证明,中药枸杞子、苦参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足以说明枸杞子、苦参是冬病夏治及防衰老的佳品。
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针灸术可使人增强免疫机能、延年益寿,有着悠久历史。最早在唐宋时代人们就开始应用足三里、气海等穴位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从而达到补气健脾、延缓衰老的目的。近年又发现针灸能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胃肠对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可防治多种慢性疾病。冬病夏治的针灸法,可选用膻中、尺泽、合谷、大椎、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隔日针灸1次,连针1至2个月。另法,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在胸部膻中穴及背部大椎、肺俞、膏肓穴针刺后用艾条温灸5至1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宜;或用中药白芥子、干姜研粉调糊状敷于上述穴位1~3小时,使局部发热即可。能达到补肺益气、活血化瘀、强壮筋骨之功效,对冬季易复发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及风湿、类风湿等痹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