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防病要重视气象变化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孙川 时间:2013-03-27 14:53:00
  • 核心提示: 虽然人们早已习惯了在各种气候下生活,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气候与天气变化对医学、人类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保健防病应特别 关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这在祖国医学中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rdqu
       虽然人们早已习惯了在各种气候下生活,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气候与天气变化对医学、人类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保健防病应特别 关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这在祖国医学中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形形色色的气象病
        天气、气候变化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天气、气候原因引起的疾病我们俗称“气象病”,其中又可分为天气病与气候病。天气病主要是由气压、气温、湿度和风速的急剧变化引起的,如感冒、气管炎:高血压和关节炎等,是由于人体对天气剧烈变化不适应而产生的生理性失调所引起的疾病;气候病则是因季节性气候变化所致,如中暑、冻伤、中风、肺心病、哮喘等,或是由季节性病菌感染引起的,如夏秋多发的霍乱、痢疾、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因为其致病的细菌、病毒及其传播者(蚊、蝇等)都有各自适应的天气与气候条件,如果天气、气候合适,这种疾病的传播就会加速或流行。人体的生理机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受天气的变化,但在短期内天气大的波动则会对机体产生激烈的副作用,导致住院人数增加,甚至死亡率上升。尤其是热浪和寒潮均会引起相关疾病(如中风、心梗)的发生和死亡率上升。特别是老年人或有心脏与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对热浪和寒潮更敏感。又如气候在蚊虫引起的疟疾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类疾病通常由蚊子、白蛉、蜱等传播。在热带国家和地区,这是造成这类疾病发生与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四时气候变化太大,或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情况,超过人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在短时期内,天气的极端变化,例如暴雨、洪灾、飓风更会严重影响与威胁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具大损失,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二、四季交替气象致病最严重
        四季气候变化特别是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候变化最为剧烈,所以,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各个地区每年的气候变化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完全一样,所以,疾病的发生与传染也是年年不同。比如流感的流行就有很大的季节性,在我国北方,一般冬季为流行高峰,而在南方,则常有夏季和冬季两个流行高峰。而同一个地区同一季节,今年夏秋流行乙脑,明年则可能是痢疾。
      从一般意义上讲,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夏季的发病率相对冬季与初春来说较低。然而2003年春夏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就打破了这一规律。这种急性的严重的上呼吸道综合征完全是一种新的传染疾病,人们现在虽然对其有了初步认识,但其流行规律还没有完全搞清。虽然有的专家认为“气候变暖可能会缩短病毒的存活时间”,但在夏季仍不可掉以轻心,仍需搞好个人卫生,注意开窗通风,加强预防。
        三、怎样预防与减少气象病的发生
        1.加强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气象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自己居住地区的气象变化与相关疾病的流行特点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有病早防。
        2.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养生保健重点。如炎炎盛夏应重点做到防暑、防寒湿对肌体的伤害;而寒冬则应重点做到防寒保暖。特别是四季寒暑季节交替气候变化剧烈的时期,更要注意随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做到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四季运动健身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并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劳逸结合、量力而行。
        4.注意饮食卫生,随四季气候变化调整饮食,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如春天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与油腻生冷;夏季则宜多食用有清热消暑、健脾益气之品,饮食宜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秋季饮食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冬季饮食原则应以保阴潜阳为主,宜温软、忌粘硬与生冷之物。
        5.随四季气候变化调整生活起居规律。如夏三月,应“夜卧(晚睡)早起,无厌于日”;而冬三月则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生活起居,顺应自然变化,不但可增强体质,也有利于疾病的预防。
        6.加强免疫预防工作。婴幼儿、儿童和一些疾病易感人群,应做到按时接种疫苗,避免与减少某些传染性气象病的发生。
        7.传染性疾病流行季节,应重视消灭蚊蝇等传播媒介。特别是易感人群,应少去公共场所,避免去探望病人,减少感染机会。
        8.生活规律,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
        9.重视当地的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避免气象病的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