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春季养生法则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12-30 08:32:00
  • 核心提示: 春三月:这里所说的四季,是用农历节气区分。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
    雨至立夏前一日为春三月,不同于习惯上的正月、二月、三月。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三月:这里所说的四季,是用农历节气区分。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
    雨至立夏前一日为春三月,不同于习惯上的正月、二月、三月。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少。”
        意思是说:春天三个月是生发的季节,也是一年的开始,好像天地从此再生,万物都有
    发展的现象。人们要适应这环境,晚一些睡觉,早一些起床,在庭院里散散步,同时把束发
    散开,衣上的带子也放宽,让身心感到舒畅活泼,还要内存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等愉快的意念,这是调养生气的方法。违反这方法,对内脏的“肝”是不利的,在夏天炎热
    的时候,可能发生寒性疾病,承受夏天的“长”气就亏了。
        春季风虽暖,却有春寒。所以,春三月,须避春寒。民间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
    送”的谚语,说明人体适应自然气候之必要性。故春和日暖之时,应防春寒酿患;寒温交织
    之时,宜善激发生机。春乃阳气上升,发育万物之节气,养生之道,在于吸收春阳和暖之气,
    以助生发,顺和春之阳气,活动肌肤,舒展筋骨以应春发。适当多增加步行活动,舒展四肢
    以活筋脉,切不可经常萎靡不振的久坐、枯坐,经常以站立位,挺胸收腹,目视正前方,以
    鼻徐徐吸气,以口缓缓呼气,做“六字诀”的“嘘”字功。因长嘘能治肝,肝属木,木在春而发,又因肝主筋,主动,最易被风所伤,居室宜渐开放,使空气流通,但夜间仍须防避风寒,春为一阳初动之期,阳气尚弱,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房事宜节制,每月的望日可行房一次。此是根据“月圆则精满”的道理而规定的,其他时间不宜过
    多放纵。饮食为“少酸宜食甘”,因春为肝木,主酸。春当减食酸味,益食甘味而养脾土。
    冬去春临,因在寒冬季节,人多食厚腻、热性食物,多厚衣取暖,易积燥热于身心。春发之
    季,便多发宿疾、陈病;春阳之时,便多显倦怠困乏。故春季善食凉性食物,以化解壅滞于
    脏腑之热结、痰涎,此乃强健身体之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