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绚养生保健理念一直认为,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适宜进补,还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然而,新兴的基因理论则认为,春天里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最活跃,机体活动、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春补就成了春季养生的首选;而且,通过春补,还可以将细胞中的废物更换成 “活力之物”,从而实现人体结构的全面更新。于是,一经有关专家的.提倡,“冬补不如春补”的话便不胫而走,走向千家万户。
一提起“补”,人们很自然她想起“吃补药”。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补”应当是食补、神补和药补的三位一体。
神补
《黄帝内经》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就是说春季养生在于养肝。《寿世青编》进一步阐明:“肝藏血,血和则体泽,血衰则枯槁。故养肝之要在于戒忿,是摄生的第一法也。”怎样戒忿? 《黄帝内经》主张“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就是与春生相合拍寓戒忿于春练。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同时也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黄金季节,通过活动愉快身心,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加强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趋于正常,使心肺功能更加强盛,让全身的肌肉和骨骼得到锻炼。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春练时要保持人体的阳气,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产生不利。故春练宜减小运动量,若大汗淋漓出汗过多,毛孔开泄,就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春练的项目可根据自身体质而定,老年人最好进行较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春游、打太极拳、雨中散步等。
食补
謇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食补,要以健脾壮阳为主。在日常膳食中,应多吃些鸡、鸭、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之品,以增加营养,扶助阳气。久病体虚者和中老年人,可适当吃点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营养品,以防外感热病的发生。
另外,主动饮水,以降低血粘度,起到“内洗涤”的作用。
药补
有道是,药补不如食补,凡体健而无病者最好少问津药补。
对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不耐劳累,经常感冒,容易出汗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玉屏风散等。药膳可选食黄芪党参炖鸡、人参蘑菇汤、参枣米饭等配合调治。
春季人体应注意补肝,可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用枸杞子、黄精、玉竹、沙参等以进补,首乌肝片、燕子海参、人参米肚等药膳以助肝气之升发。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文/和章(教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