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家庭营养与健康教育专家研讨会在海南召开。会上,专家就国人营养状况及
对策等问题作了研讨.归纳了14个家庭营养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米越白,营养越高
解析: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米糠去除程度越高。米越白,但营养损失亦越多。米糠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提醒: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缺乏,因此,米不是越白越好。
误区二:蔬菜营养不如鱼肉蛋好
解析:各类食物都有其营养素含量的特点.鱼肉蛋中含蛋白质、脂肪比较丰富.蔬菜中含维生素、矿物质比较丰富.粮食中含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比较丰富。
提醒:人体需要全面平衡的各种营养素.不能只偏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而忽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误区三:水果代替蔬菜
解析:水果可作为维生素和矿物
质营养素的补充。但不能代替蔬菜;因为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不够全面的.如100g苹果中含维生素c仅 4mg,而100g油菜中含维生素c达 36mg。我国5000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的膳食结构。谷类是滋养身体的主要食物。肉类是补益身体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蔬菜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水果是营养素补充的辅助食物。各类食物有各自的特点和营养作用。
提醒:各类食物应相互配合。不能以水果代替蔬菜.否则不能得到全面平衡的营养。
误区四:肉骨头汤补钙
解析:很多骨折的病人喜欢用肉骨头汤补钙.其实肉骨头汤中含钙量并不高.有人实验,用lkg肉骨头煮汤 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mg左右,但肉骨头汤脂肪含量很高.因为有骨髓。
提醒:成人每日需要的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骨折的病人需要更多。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应当用牛奶或钙制剂补钙。
误区五:肾结石的病人不能补钙
解析:肾结石大多是草酸钙在尿中沉积.主要是草酸摄入过多。在泌尿道排除时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形成肾结石。防治肾结石的关键是减少摄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竹笋、茭白等,这些食物应少吃,吃时应煮沸.去除草酸含量。流行病学的人群资料亦表明钙摄入量多的人群比钙摄入量少的人群.肾结石的发生率要低。
提醒:一般居民膳食中钙摄入是不足的,应当增加钙的摄入,钙在消化道内增加,与草酸形成草酸钙.减少草酸的吸收.也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误区六:没有鳞的鱼胆固醇高
解析:这个归纳不够全面,的确有
一些没有鳞的鱼胆固醇较高,如银鱼、河鳗、泥鳅、黄鳝、鳕鱼,但不是所有无鳞的鱼胆固醇都高,如带鱼、鲨鱼,与有鳞的草鱼、黄鱼、鲳鱼、鲈鱼等相似。
误区七:少吃荤油。多吃素油
解析:素油亦是脂肪,脂肪摄入过多,易造成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对心血管反而不利:且素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成环氧化合物,有害于人体健康。
提醒:素油摄入也不宜过多,成人每天摄入量宜在20—25g,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茶油为佳。
误区八:糖尿病病人吃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
解析:血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关。糖尿病病人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超标,应在维持正常体重的条件下,维持正常能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仍应保持占能量的60%~65%,以多糖为好;每次应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新鲜蔬菜等,使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缓慢,血糖不会升高过快,水平亦较稳定:如果单纯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使消化吸收快,血糖很快升高,且持续时间短。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等。
提醒:糖尿病病人进食碳水化合物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该合理安排。
误区九:晚上只吃菜肴、不吃饭可以减肥
解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太少,能量在体内转为脂肪积聚,形成肥胖。产生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脂肪1g可产生9千卡能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g可产生4千卡的能量。
提醒:少吃饭可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可减少摄入能量,但多吃菜肴会多摄入脂肪,产生的能量更高,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反使摄入的营养素不能平衡,不利于健康。
误区十:胡萝卜素只有在胡萝卜中才有
解析:胡萝卜紊除胡萝卜中含量较高外.其他新鲜的黄绿蔬菜中也新含有,如豌豆苗、番茄、红辣椒、甜椒、油菜、小白菜、苋菜等。
误区十一:老年人饮牛奶会引起白内障
解析:有人说由于牛奶含有半肋氨酸,氧化后易损伤眼睛的晶体,使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因此老年人不宜饮牛奶。但这仅仅是动物实验的资料,缺乏流行病学资料,外国人天天饮牛奶,他们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未见有高于我国人群的报道。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是膳食中钙的很重要的来源,牛奶中的酪蛋白亦是优质蛋白,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
提醒:白内障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低,可以补充抗氧化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一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锌等营养素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误区十二:冬令进补就要补置白粉
解析:所谓补是针对缺而言。缺什么补什么.不缺就不补.根据我国第二次营养调查.我国居民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是够的.一般人群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且蛋白质补充过多,反而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增加钙的排出,更容易产生缺钙,因此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只有在疾病时或特殊需要时才要补充。
提醒: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缺少的营养紊是:维生紊A、维生素 B2、维生素B1、钙、锌,因此,补充这些维生紊和矿物质才是补得有针对性。
误区十三:解决便秘靠服药
解析:老年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膳食纤维摄入较少,肠的蠕动功能下降,肠内血液循环较差,分泌液较少,造成大便干结便秘。解决的办法不是依靠服药,而是应该多食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可食用500g的新鲜蔬菜.促进肠内的血液循环。也可做腹部按摩及增加体育锻炼,促进肠蠕动,依靠膳食改善和自身锻炼,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便秘,保持大便畅通。
误区十四:补充维生素C容易发生肾结石
解析:维生素c是酶的辅因子,与胶原的合成、创伤的愈合、血管的脆性有关:维生素C还有抗氧化,促进铁的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成人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为l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mg。
提醒:维生素C的补充,只要每天摄入量在1000mg以内,是不会发生肾结石的。
摘自《东方食疗与保健》文/陈思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