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有晨练的习惯,但晨练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冬季到来
后,饮食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1.晨练前要少量进食。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机体处于缺水状态,少量饮水
不仅可以补足机体通过呼吸、排便而丧失的水分,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
脑疾病意外发生的作用,而且有润肠通便,协助机体排毒的功效。少量进食的目
的一方面可以暖身,防止空腹运动时造成的低血糖晕厥;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体内
脂肪的过度消耗,以免形成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对心肌造成危害。
2.晨练时进食不宜太早。医学研究表明,过早进食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
不利于胃肠的休息。在夜晚,虽然人体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但消化
器官却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中的食物,直到凌晨才进入休息状态,而早
上过早进食,就会干扰胃肠道的休息,使消化系统处于“连轴转”的状态,时间
一久,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
3.进食不宜过饱。饱食之后进行运动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方面会增加胃肠下
垂的风险;另一方面,机体为了满足胃肠的消化、吸收和肌肉运动所需的血液供
应,就会发生血液的再分布,结果势必减少心脑的供血,这对有心脑疾病的老年
人来说,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4.晨练后不宜吃过烫食物。有的人在晨练过后,喜欢吃些滚烫的食物,想借
此增加运动后的发汗效果,却不知这样做,胃会承受不了。冬季晨间气温较低,
咽部和食道受毗邻的鼻腔和气管的影响,处于“冷适应”状态,毛细血管和稍大
的一些血管遇冷收缩。若锻炼结束后马上进食过烫食物,咽和食管局部黏膜迅速
升温,周围的血管会由收缩状态迅速转为舒张,这一变化容易导致血液向组织外
渗透,而发生出血。
文/谢桂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