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环境,人心有心境,“境”之好坏决定生活质量之优劣。老年人谈养生,首先讲到的便是“心态平和”,人到老年,身体疾病不期而遇,家庭状况时生小恙,加之退休后无所事事,心生烦躁,心态如何平静?夕阳虽美好,无奈近黄昏,更加深了内心的恐惧。因此,老年人的心态优劣,与其“环境”密切相关。给“心”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不安的心渐渐安定下来,营造一个好的“心境”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境”的解释有三:边界、区域、地步。而心境则属于情感的一部分,它是对客观情绪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与许多因素相关,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人际关系的亲与疏,个人健康的好与坏,自然气候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某种心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心境的“境”应当解释为“状况,地步”。
心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心境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人们每天总是在一定的心境中学习、工作和交往,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效,帮助人们克服困难,保持身心健康;消极不良的心境则会使人意志消沉,悲观绝望,无法正常工作和交往,甚至导致一些身心疾病。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同样,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家庭负担,健康状况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境。特别是老年人,影响其心境的因素可能更多些,而这些因素往往都是些小事。家庭中,“常回家看看”的歌声经常在老人心中唱响,但就是盼不回以忙为托词的儿孙们;老人尚健在,儿孙却为遗产掐了起来;啃老族啃完老连声谢谢都不说反而认为理所当然,更别说所谓“代沟”引起的种种矛盾、纠纷如此等等,这些事情实际上却是造成心态不好的因素。心态不好当然就会影响健康状况,身体不健康了,还谈什么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呢?
影响心态的“境”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了,希望家庭和社会都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心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老人入们乐享晚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