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远离“坏情感效应”

  •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作者: 时间:2009-09-30 08:59:00
  • 核心提示: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如果受厌恶情感的诱导,当事人就会误入“坏情感效应”,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进而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坏情感效应”的诱导下,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如果受厌恶情感的诱导,当事人就会误入“坏情感效应”,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进而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坏情感效应”的诱导下,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某人对另一人出现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被他人所察觉,使之产生相应的反感情绪,而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使某人深信自己当初的判断。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双向反馈”和“角色互动”。

      “坏情感效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它一旦出现,就会夺去人的理智,使人产生评价偏差,造成对方心灵受创。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修养,培育快乐。职场竞争激烈,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使得同事间及上司下属之间容易迁怒于没有好感的人,陷入“坏情感效应”。

      其次,从积极的方向思考。例如,要让自己相信别人在本质上都是好的,即使有缺点,但自己又何尝没有呢?同时,还应主动出击,引导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对周围邻居、朋友或同事时时关心和帮助,并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他们,那么他人也会被你的真诚所感动,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当你感受到他人传递来的好感,也会产生对他人的好感。情感是相互传染的,其乐融融,就能彻底消灭“坏情感效应”滋生的温床。再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认识到不良情感是产生恶感的催化剂,要通过自我暗示(如:你忘了“坏情感效应”的消极影响吗)、自我转移(如:沉沦于坏情感,还不如去做一件有益的事情)、自我安慰(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等方法,对自己进行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最后,要学会调整处理问题的策略,调查清楚后再评判。如发现自身的过错,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并求得别人的谅解;发现确实是别人的过错,就要热情地帮助其寻找原因,寻找对策,并搭建良好的外部平台,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走向成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