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无疾病,还表现为心理上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是完整的健康概念。中医学要求“形与神俱”的整体健康。保持健康,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而且要讲究心理卫生。尤其是在衣食充足、经济发达的今天,讲究心理卫生比讲究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在讲究心理卫生中,静安心神是其重要的方面之一。
个人的健康长寿除了遗传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靠养生。“养生”被有人误写为“养身”,仅仅指调养有形之身体,这是一种对“养生”极大的曲解。人是身心一体、形神合一的整体,尽管心与身有辩证关系,但并非两者各占一半,而是心神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应卫身先卫心,护形先护神,养形宜先调神。主明则下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王冰注解发挥<内经》精神,特别强调“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养神者上,养形者下。养神为养生之本,养形为养生之末。晋代嵇康《养生论》将精神与形骸的关系,比作国家与君主的关系,神躁而形丧,君昏而国乱。相反,神静而形全,心和而身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