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增强心理弹性-放得下

  •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时间:2008-05-23 09:27:17
  • 核心提示: 医学泰斗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

     

        医学泰斗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这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比如子女升学啦,家长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上去或者发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之,有些人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势必产生心理疲劳,及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情能否放得下。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感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名能放得下。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几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越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碍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称得上是幸福的,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如果以上几方面都能放得下,就会增强心理弹性,安度晚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