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老年,不仅躯体向老化方向发展,而且心理也会衰老,这主要是由于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了,脑血流量的减少,使摄氧量减少,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减弱,于是心理功能也衰老了。
心理活动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有的人在性格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且因人而异。要想推迟心理衰老应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比如进取心,对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一个人有了进取心,就能老而不衰,充满活力。相反,如果没有进取心,就会加速心理衰老。当然,老年人往往会遇到许多不称心的事情,如自己多病、老伴去世、有些事力不从心等。如果老年人一味地把现在与过去年轻时相比,就会越比越悲观,甚至会觉得人生无味。因此,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平时可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同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和自信心,做到人老心不老,积极地追求生活目标,争取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就有精神寄托,可以排除烦恼和孤独,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多用脑,勤思考: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平时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对保护大脑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但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
处理好人际关系: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乃是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要充分理解老人的的心理状态,尊重、体贴、爱护和照顾老人,这样才能使老人推迟心理衰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