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50%成人不愿长大

  •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黄 峥 时间:2008-05-21 08:58:26
  • 核心提示:  日前,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说,据所掌握的材料看,大约50%的成年人心理没长大。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强调,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换句话说,人的心理年龄
      日前,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说,据所掌握的材料看,大约50%的成年人心理没长大。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强调,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换句话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心理上过度幼稚或老气横秋都暗示着某些问题的存在。

      典型例子是,女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一度流行穿娃娃装、梳娃娃头、用奶瓶喝水。这种朝婴儿期倒退的行为,暗示着拒绝长大。而更极端的例子是,一位女生前不久在美国自杀,据悉她当时正在读第三个博士学位;对一个年近三十的女性来说,无法真正走向社会,也表明其在心理方面的不成熟。

      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而拒绝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彼得·潘综合症”。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导致彼得·潘综合症的原因与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承担的责任;此外,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和慰藉,如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感到孤独和空虚,与孩子结成过度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不会离开她的孩子,孩子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角色。最后,因为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即使父母发现问题,想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社会,往往也为时过晚。

      心理不成熟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及工作等方面;当遭遇挫折和人生不如意时,他们还可能沉迷于酒精和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尽早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列举出心理成熟的十条标准,这也是彼得·潘们要真正走出童话、走进人生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摆脱彼得·潘综合症,首先面对现实,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后果,接受人生的局限,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增强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

      相关链接

      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提出

      心理成熟十条标准

      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应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

      3.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

      6.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努力奋发。

      7.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

      8.在知识、观念等各方面,都能达到一个现代公民的标准。

      9.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也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0.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