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日:“养心养老养精神,处处时时事事行,动静相宜乃要义.轻牵一发动全身。”
人皆可以为“圣人”,自然也皆可以为“寿星”。柳宗元的《种村郭橐驼传》中:关于种树的“秘诀”是顺其天而全其性。庄子的《庖丁解牛》中,庖丁的那把用了十几年,解杀了数千头牛的刀“犹新发刃于硎”,也在它的“以神会”,“以意行”.,于筋络纠结、骨骼纵横处“游刃有余”。
我的许多初、高中的窗友,我的一些学生,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原来的体质,都比我优越、良好,至少不比我差,但他们竞先我而去,或“年长反为年少哭”,或“白头反送黑头人”!他们绝大多数非死于疾病,而死于“心病”,非死于“该死”,而亡于“不该死”。
我早年饥寒忧困,贫穷卑贱,孤苦漂荡,孱弱多病,而今却行年古稀,“重出江湖”,“再传衣钵”,教高中跨级两个班的语文。业余还应征写稿,未见太大衰减。居处不远有一座大大山,近千米高,我一气爬上去后,还要在它的山上的水库里“沉浮千米任警闲”,往返也不过三个钟头。
五十岁以前,“水陆两欢朝夕勤,登山戏水乐纵横;莫贪杯盏宜清淡,夜寐宿兴严准绳。无论冬夏,我坚持早上长跑下午游泳,时间不下两个钟头。此外跳绳或其他运动,也“随缘而喜”,还伴以“立地通身运动式”,以两脚自然张开,太极云手来回上下拂动,这项运动的要领在于“气沉丹心,以意领气,以气行力,周身放松,血脉行”,颇值得同好者一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