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老人心理健康的“八不”原则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04-24 17:03:11
  • 核心提示: 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愉悦的情绪、快乐的心态是使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而真正的快乐不是外界给予的,只有自己创造的快乐,才是深层的、永久的、稳固的,才能使人终身受益。 可见,快乐是智者的人生观。那么,怎汲取养料,修养

        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愉悦的情绪、快乐的心态是使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而真正的快乐不是外界给予的,只有自己创造的快乐,才是深层的、永久的、稳固的,才能使人终身受益。

        可见,快乐是智者的人生观。那么,怎汲取养料,修养身心。

        1.不怀旧岁月不停地转换着年轮,昔日多少英雄的丰功伟绩,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和事虽然值得回忆,值得留恋,但毕竟一日难再晨,生活不能总是沉浸在那些残缺的回忆里;放眼未来,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保持舒展的心态才能达到“秦淮一片明月”的心境。

      2.不生气乐能长寿,气大伤身。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发怒时,呼吸加快,肺泡扩张,血流加快,心跳剧烈,周身处于失控状态,犹如决堤

    洪水,大有摧枯拉朽之势,蓄于内,自损身心,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矛盾冷静处置,或设法回避,或情感转移,尽量少生气或不生气。非分的名利要放弃。人与人不同,我们要正

    确认识自己,权衡自己,有多少足力就走多远的路。这并不是向命运妥协,而是因为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是明智之举。心平气和,无忧无虑,有助于促进体内环境平衡。

        4.不孤寂有些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并由此产生寂寞、孤独、无助、焦躁等不良情

        绪和难耐的心里空虚感。如不及时调适,则能引发人体生理和心理上一的疾病,甚至使人走上自暴自弃、消极轻生的道路。克服孤独心理,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培养生活热情,主动亲近别人,谅人之过,念人之功;同时,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求精神寄托,自得其乐,消除独处时的寂寞心5不嫉妒 不嫉贤,不妒能,关键在于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思想上认识上的偏差;须知,一个人的智力、体力、感悟力与适应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我们必须承认有自己力量不能达到之处,必须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别人在某些事情上胜过自己时,要有为别人喝彩的心情,最低也要有不嫉妒别人的雅量。

        6.不动心不动心是为了养心。古代养生家庄子对保持内心的清静,排除私心杂念的干扰尤为重视。孟子提出不动心——寡欲——收心,最后达到养浩然之气的境界。孟子所提倡的不动心就是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保持内心清净,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7.不消极乐观向上,心宽体健。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被社会冷落,被人们漠视,如果因此而颓废消极,一蹶不振,只能腐蚀自己的心灵和意志。跌倒了爬起来,对人生才是一种磨炼.

        8.不贪心远古的仓颉在造汉字的时候,一撇一捺,把人字造得很简单。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古人是在告诫后人不要太贪了呢?人这一生中,总有些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要学会放弃,只要我们知足克己,不贪心,不妄求,对既有的东西知足感谢一,对得不到的东西不遗憾、不强求,自然就不会感到失望和痛苦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