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肾脏病患者的精神调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03-14 09:29:45
  • 核心提示: 目前,随着医务人员对肾脏病的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恐惧心理,心境
        目前,随着医务人员对肾脏病的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恐惧心理,心境悲观、失去愉快感;2.自我评价下降,由此产生自责、无用感;3.社交退缩,活动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上述心理状况,都可直接导致肾脏病病情加重。大量的临床事实告诉我们,不仅药物对肾脏病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精神调养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精神调养应引起每位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注意。

      肾脏病患者和家属应该怎样进行精神调养呢?

      1.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人在病中,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病情,因而情绪低落,心理负担较重,常常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此时,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适当的告诉他有关慢性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改变他们不正确的看法,引导他自己分析自己的病情及其可能的发展,消除不该有的疑虑,建立合适的防范意识。另外,在为人处事方面,病人家属应使其懂得更多的辨证观念,逐渐消除其思想上的症结,这样有利于病人自己树立占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心理平衡。 

      2.适当的情绪宣泄,保持精神和心理平衡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易处于一种郁闭的情绪中,有什么心理想法或疑虑不经常向人诉说,这就要求病人家属注意引导病人适时发泄,让其尽情地诉说,使病人从郁结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这对疾病的痊愈大有好处。在中医理论中,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而这七情又遵循五行相生相克制化的规律,如悲胜恐,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当某一情志过盛而可以导致相应的五脏系统发生疾病时,可以人为地适当引导出患者的可以制胜这一疾病的情志,使之相互作用,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培养病人的兴趣或爱好,转移他对某些事情或疾病的注意力,这样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地,但这需要医生或家人的耐心疏导和配合。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重返和融入社会  这里一方面包括给予有益于健康的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娱乐活动和旅游的条件,另一方面指亲人医生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感情需要。另外,医护人员和家属应该采取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获取病人的信任,给予他们关心和安慰,使他们的心理状态趋于正常,帮助他们恢复健康,重返和融入社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