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得神与失神

  •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作者: 时间:2008-01-24 08:41:51
  • 核心提示:  《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机旺盛;亡,是说生命消亡。其鉴别点在于是有神还是无神。  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矫健,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由于目“为

      《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机旺盛;亡,是说生命消亡。其鉴别点在于是有神还是无神。

      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矫健,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之所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故察眼神的变化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若两眼明亮,灵活、鉴识精明、语言清楚,即为得神;相反,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者,则称为失神。失神者表明身体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得神,即心理健康;失神,就是指心理不健康,不卫生。心理卫生的主要标准是:

      第一,智力发育要正常,因为这是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而智力低下则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缺陷。

      第二,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心情愉快,表明人的身心活动处于和谐与满意状态。

      第三,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共生环境,自然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

      第四,加强自身和客观环境的改造,以适应生存的需要。适应,是个体为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和周围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或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的生存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心理健康要求自身和客观现实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沉着冷静、积极稳妥地加以处理。

      第五,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劳动可以使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