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虚质
“血虚质”就是人体血液质和量不足的状态.人体血液不足,营养功能减退的一种体质类型。表现为:多形体瘦弱,肌肉不壮;面色苍白缺乏光泽,唇色、指甲颜色淡白,并且还有头晕眼花、特别是下蹲起立时:易脱发或毛发易断等。血虚质发病倾向:容易头晕,也比其他体质的人更容易患贫血和出血性疾病、习惯性便秘。女性则容易患不孕、功能型子宫出血等。
既然血不足,就要多吃补血和活血的食物。菠菜、猪肝、党参、黄芪、羊肉、桂圆、红枣、粳米、芝麻都是很好的日常选择。
六、痰湿质
痰湿质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导致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所致。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等。痰湿质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症状。
在日常饮食中可用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冬瓜仁、苦杏仁、白蔻仁、粳米煮粥等调理体质。鲤鱼汤、冬瓜汤、萝卜汤和萝卜丝饼等。典型的药汤调质方剂有二陈汤、苓桂术甘汤等。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鞫麟缝糕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蜇、胖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还可配合药膳调养。
七、湿热质
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形体偏胖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体偏胖或偏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等。长期居住潮湿的地方或者温度高湿度又高的气候里都容易变成湿热体质。而喜欢吃甜食和肥腻。或长期饮酒的人也多数都是湿热体质。湿热质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症。
在饮食上尽量做到不食烟酒。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大热大补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物也要少吃。宜食用清利化湿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而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能有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郁积。
八、瘀血质
瘀血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血瘀体质之人.宜疏通血气,忌固涩收敛。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表现为:瘦人居多;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眼眶暗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肌肤干等。瘀血质的人往往性格内郁,很容易心情不快甚至烦躁,同时还急躁健忘。瘀血质发病倾向:易患出血、中风、胸痹等病。典型药物调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等。
在养生调质中宜吃山楂内金粥,山楂糖包(糖尿病人不宜)、桃仁粳米粥、鲜藕炒木耳等。饮食调理可以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枳壳、陈皮、柴胡这些理气的东西,也是很好的补充,这也符合中医“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的治疗原则。
九、气郁质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为:形体瘦者为多;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惊悸、健忘、痰多、大便多干、小便正常。 气郁体质,顾名思义就是长期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的状态。一般来说除了先天遗传的原因,长期压力过大。思虑过度是造成这种体质的普遍原因。而突发的精神刺激.比如亲人去世、暴受惊恐等也会诱发形成这样的体质.而且往往在受到刺激之后记忆力会明显减退,变得健忘。气郁质发病倾向:易患郁症、脏燥、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
饮食上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杂粮类的如大麦、荞麦、高粱;蔬菜可以多吃刀豆、蘑菇、萝卜、洋葱、苦瓜、丝瓜等,水果适合吃柑橘。
十、特禀质
特禀质者是由于先天性或遗传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体质状态。如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等。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药物过敏,易患花粉症等;遗传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寒、胎热、胎赤、胎惊、胎肥、胎痫、胎弱等。
饮食上应选用具有补肾益脑、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坚果类的如核桃、无花果、松子;可以多吃黑芝麻等,水果适合吃猕猴桃、榴莲。
总而言之。应用体质学说结合膏方治疗未病,能起到益寿除病的效果。其奥秘主要在于其对机体有五大作用。
-①调节免疫功能
膏方中常用的党参、黄芪、白术等补益药能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肉桂、仙茅、菟丝子等有促进抗体提前形成的作用。玄参、天冬、麦冬、沙参等有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
②清除自由基作用
人参、五味子、首乌、灵芝等中药具有抗氧化作用。表现在其可以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和脂褐质在细胞内的堆积,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等补肾类中药具有清除有害自由基作用.可减少癌变的诱发因素。
③增强内分泌的调节功能
服用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温肾药.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杜仲、蛇床子等有促进性腺机能,类似性激素样作用,鹿茸、仙灵脾还能促进精液的生长和分泌。滋肾阴药如生地、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等能纠正神经内分泌代谢失调而产生减肥及促排卵的作用,实验表明。补肾药是通过性腺轴、肾上腺等多水平、多靶器官的调节而发挥作用。
④调整中枢神经功能
首乌、人参、黄芪、当归、知母等中药对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提高智力和加强思维能力,延缓听力下降以及提高皮肤感受的识别力。
⑤促进物质代谢
许多补虚的中药均有促进物质代谢作用,如人参、淫羊霍、肉苁蓉、灵芝、黄芪、锁阳、菟丝子、生地、麦冬等有不同程度提高蛋白质、核糖代谢的作用.生地、黄精、山药、花粉、人参、知母、苍术等有调节糖代谢的功能,人参、首乌、女贞子、蒲黄、郁金、决明子等可用来防治脂肪代谢紊乱,防治肥胖和动脉硬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