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名家养生学说 > 正文
  • 体质养生治未病--一身安康体无恙(一)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董飞侠 时间:2008-01-24 15:50:03
  • 核心提示: 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

        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其中根据不同的体质制定不同的养生方案是治疗未病的一个符合辨证论治的基本理念。人体的基本体质被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血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10种。根据体质类型确定养生方案有针对性地分析易患疾病倾向。提出相应的健康调养原则.为进一步调整体质、预防易患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打下基础。是开展中医养生治未病的依据。

        针对人群中体质偏颇者,根据体质分型、健康状态、易患疾病等,制定详细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和经络俞穴按摩保健等。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干预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维护健康的目的。总的理念就是:未病先防是硬道理,辨体质、分人群、治未病。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体质为本。体质平和是健康之源,而体质偏颇则为百病之因。所以采取:辨体施养、辨体施膳、辨体施治”的综合性养生措施。

        一、平和质

        平和质即一般健康人的体质状态。是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总的来说,这类体质的人具有体形匀称、肌肉结实,精力充沛.面色红润有光泽.头发润泽有弹性,食欲、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色淡红,舌苔薄白;性格随和开朗、乐观积极;不容易得病,若得病也能较快康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力均较强等特点。

        对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者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者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这类食物常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之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宣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苘蒿、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食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二、阳虚质

        阳虚质是由于人体的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的功能减弱,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机体运转速度不够的状态。常见表现: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虚质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阳虚质典型药物调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

        对于阳虚质来说,补阳自然是第一位的.而补阳又多从补肾人手。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慢温、慢补,缓缓调治,同时兼顾脾胃。中医所谓肾阳为根,脾阳为继。说的就是只有脾胃健运.才能“化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适当多吃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如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平时少食生冷黏腻之品,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要多吃五香牛肉、五香羊肉、五香狗肉、鸡汤、韭菜炒虾仁、虾仁海马蒸子鸡等都非常好。其作用原理为壮阳去寒温质。阳虚质的人要少吃或不吃寒凉食物。阳虚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吃性偏寒湿的香蕉,饮食应该以温阳为主。阳虚者可吃火龙果、桔子。

        三、阴虚质

        阴虚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形瘦长,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阴虚质发病倾向: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阴阳是对立制约的,偏于阴虚者.由于阴不制阳而阳气易亢。肾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阴虚应多食滋补肾阴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多甘寒性凉。有滋补机体阴气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的人,也要注意少吃辛辣之品。

        四、气虚质

        气虚质是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的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气虚质的主症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活动时加重等症状。气虚质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痨等病。

        既然是气虚,膳食原则当然就是益气。在日常食物之外,人参、黄芪、山药、莲子、大枣、茯苓等等都是不错的补充。生发胃气,助消化,使气血生化有源,可用生谷芽、生麦芽之类.去其皮为宜;补气用鲜山药;补血用龙眼;补心用莲子(去心);补肝用枸杞;补脾用大枣(如有腹满者去大枣);补肺用百合;补肾健脑用核桃仁;利湿健脾用薏苡仁、冬瓜仁;行气化瘀用山楂:养阴润燥用黑芝麻、柏子仁;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少佐陈皮:气血双调,五脏兼顾,注意尽量少吃油炸食物,少喝汤水。同时注意少吃多餐,避免给本已虚弱的内脏太大压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