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养生 失度害身
韩非,战国末年韩国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不善言谈而能著书。曾与李斯共同拜荀卿为师。其著作被秦始皇赏识,征其人秦,被李斯诬害入狱死去。著有《韩非子》,为法家集大成之作。
韩非的养生观,是宗仰黄老之说的道家观点,其基本要求是合度。他说:“小心地做好本职之事,静静地等待天命之所归,做什么都不超过必要的度,这便可称为圣人了。”(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如失去限度,使会损及身体性命,所以养生必须“去泰”(去掉过分的享受)。他指出:“说起来,又香又美味的东西如好酒和肥肉等物,吃到嘴解馋得很,但对身体健康不利;有修长身体、美丽牙齿的美女,让人感官怡悦却能损人 精力。所以人应去除太过分的享受。只有去掉这种奢侈享受;才能使身体不受其害。”(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通悦)情而损经。故去泰甚。去泰,身乃无害)。
而守度去泰的具体要求,便是减少思虑,清心寡欲。他说:“圣人信奉的道理,就是不使用凡人的智欲与心机;不去掉智欲与心机,难以保持事物的常态。老百姓滥用智欲和心机,便会使自己的身体受害;国家君主滥用智欲和心机,便会使他的国家陷于危亡。”(圣人之首,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
反之,养生最大的祸害便是纵欲失度。他说:“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加有害的了。所以说,追求利欲比怀有忧伤更有害。人怀有忧伤,便会导致疾病生成;疾病发生,便会使人的智慧受到影响;智慧受到影响,做事便会失去应有的度量;做事失去应有的度量,便会轻举妄动;轻举妄动便会引起祸害;引起祸害又会使疾病深入人体内;疾病深入人体内,便会有痛苦向外传导;痛苦向外传导,便会使病根留在肠胃之间;病根留在肠胃之间,便会使人受到伤残;人受到伤残便会回过头来寻找自己的过失;回过头来寻找自己的过失,便可知道原本发生于人的利欲。所以说,一切过错,没有比贪于欲利更加惨烈的了。”(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疾婴内则痛祸薄外,痛祸薄外则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惨,惨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故曰:咎莫惨于欲利。)
韩非子还有不少关于养生的具体见解,如:
关于“出生人死”一一“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人。故曰:出生人死”。(这里谈的是生与死的区别。)
关于“爱精神,贵处静”一一“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此即道家静养之说。)
关于“气与人的生命”一一“死生,气禀焉”。(意即人的生命靠气来维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