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名家养生学说 > 正文
  • 彭祖

  • 来源:《史记.五帝本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太平 御览.养生类》,《马王堆房中医书》 作者: 时间:2007-02-06 21:48:21
  • 核心提示: 精于养生 寿至八百 彭祖是我国历史传说中最著名的长寿人物,据《史记》载,在尧时受封为大臣,而无确切职责,至舜时才有确切的职责。“而禹、皋陶、契……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曰:‘嗟!女二十

      精于养生  寿至八百

        彭祖是我国历史传说中最著名的长寿人物,据《史记》载,在尧时受封为大臣,而无确切职责,至舜时才有确切的职责。“而禹、皋陶、契……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咸兴。”但据别的记载。彭祖好远游,并不愿理政事,一直活到殷朝末年,大约享年767岁(一说800多岁)。据《史记索隐》,彭祖乃五帝中颛顼高阳氏玄孙,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钱铿之后,因封于大彭而得名大彭,亦被称为彭祖,相传有《彭祖养性经》。在其他许多典籍中亦有零星记载。

        据载:“商王闻彭祖有道。拜为大夫,每称疾闲居,不预政事。服云母粉、麋鹿角、水桂,常有少容。性深静,不自言有道。王诣问,莫之告。”后来在商王殷切求问下,讲述了养寿纲要:“欲登天上补仙官者,当服元君太一金丹,此道至大。其次,当爱精养神,服食草药,可以长生。其次,阴阳运气,导养屈伸,使百节气行,关机无滞,此可以无使病所侵。思神念真,坐忘炼液,皆可以令人长寿,若诉流补脑之要,此甚难行,有怀棘履刃之危,又非王之所为也。吾所闻道浅薄,道止于此,不足宣传。

        从这段论述结合彭祖行事,后人归纳出他有五种养生术:一是寡欲少思,不慕荣利,远害全身;二是调合四时,修身养性,慎于起居;三是服食药物,作为滋补;四是服气炼形,屈伸导引;五是慎于房室,接阴采补。他自己曾总结说:“人苦多事,又少能弃世独住山居穴处者,以顺道教之,终不能行,是非仁人之意也。但知房中之道,闭气之术,节思虑,适饮食,则得道矣。”这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养生术的主要方面,除服药法外,均已述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彭祖对仙人并不感兴趣,指出“然有此等,虽有不亡之寿,皆去人情,离苦乐,有若雀之化蛤,雉之为蜃,失其本真,更守异器,今之愚心未之愿也。”人对于生死确实不应太拘泥,虽欲求长寿,但也要珍惜人的生活;只要有真实的人生历程,寿之长短尽可委之天命,不必多虑。

        养寿之道但莫伤之

        彭祖认为,人人皆可高寿,关键在于养护;而养生保寿,首先在于不使自身受伤。他说:“人生于世,但养之得宜,可至百余岁。不及此者,皆伤之也。”又曰:“人之受气,虽不知方术,但养之得宜,当至百二十岁,不及此者,皆伤之也。小复晓道,可得二百四十岁;能力之,可至四百八十岁。尽其理者,可以不死,但不成仙人耳。"因此,他提出:"养寿之道,但莫伤之".那么,什么叫""?又如何才能不":?彭祖提出:"大醉、大喜、大怒、大温、大寒、大劳、大极,皆伤也;至乐、至忧、至挠、至躁、至奢、至淫,皆伤也;甚饥、甚渴、甚思、甚虑,皆伤也;久坐、久立、久卧、久行,皆伤也。寒温得节,饥饱适宜,无思无为,惟清惟静,此可与言修身耳。已得其寿,复养之得宜,则宜长寿。”可见所谓养护勿伤,既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既有作为要求,也有度量限制。总之,是要使身体与环境相适应,处于最佳状态。

        养寿勿伤的基本要求,即有所节制,合于度量。彭祖说:“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者,所以适身也;美色曼态,不至思欲之感者,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不求者,所以一其志也;八音五色,不至耽溺者,所以导心也。凡此之物,本已养人,人之不能斟酌得中,反以为患。”也就是认为可满足人种种需要的养护条件,若追求过分,也会成为害人之具。这种养生观颇为深刻。

      要使养生条件合度,必须节制人的嗜欲,商王向彭祖请教后之所以未能同样长寿,即因其未做到这一点。(商王具受诸要,行彭祖之亦寿,但不能戒其淫欲耳。)因此,彭祖要求人们尽量无欲无求:“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实际上,求养生术的人最难做到的便是这一点,总有种种杂念存在于心中,所以难免伤神伤气,及至伤身夭寿。彭祖也只能要求人们“渐遣除之”,对于人欲难平早有清醒的认识。

    调气导引  可得长年

        彭祖在讲去除嗜欲时便提出:“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在长生术中,彭祖认为除服食仙人金丹外,尤属调气导引重要:“次有服气得其道,则邪气不得人,治身之本要也。”因金丹渺茫不可求,服气导引术实际成为最首要的养生术。

        彭祖对服气导引十分重视,认为“爱精养体,服气炼形,万神自守,其不然者,则荣卫枯瘁,万神自逝,司思思念所留者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彭祖认为“气”乃人生命的基础:“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痼(音e)竞起。善摄养

    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庄子刻意篇》介绍说,彭祖得以长生,主要靠行气导引:“吹响(音xd许)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彭祖还介绍了具体的调气法:“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chdi)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这里讲的调气法,实为最初步的入门功夫,即借调整呼吸,达到摒弃外虑的目的。

        另有一种加导引(肢体活动)的调气方法,被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录存,将在孙思邈条有详细介绍,不复赘。另有些后世托名的导引法,不再复述。

        彭祖还有一种按摩养生法,不妨引录于此:“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面气流通。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又摩掌令热,以摩面,从上向下二七过,去干(音gan敢,即除。”这实际是两种手法:部起顺时针转圈摩擦各自半边脸。

    (2)先将两掌擦热,从上向下(也是顺时针旋转)揉擦面部。

        慎于房事  不失其和

    彭祖在房中术方面也是先驱人物。他认为要长生不老,必须断绝房事:“欲求长生寿考,服诸神药者,须先断房室,亦斋沐浴熏香,不得至丧孝及产乳处,慎之慎之!古之学道者所以山居者,良以此也。”但彭祖本人并未妄求长生,仍行房事,自述生平云:“仆遗腹而生:三岁父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怙,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可见他从未禁绝男女交接。对于男女交接,彭祖是肯定的,曾说:“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采女,能补阴阳者也。”他认为,人的各种嗜欲,包括食欲都

    当节制,不能独怪色欲夭寿:“……阴阳不交,伤人。人所伤者甚众,循独毒房室。不亦惑哉!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所以道养神气,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残折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这种见解很通达。如无男女交接之事,人类早灭绝了;对个体来说,没有正常的性生活,也损害健康。

        但是,性交过频,房室不慎,又的确违背养生之道。彭祖提出:“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宜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也就是说再好的享受,也必须有适宜的节度。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和部分竹简、木笺,其中有15部医书,其中属于房中术的有5种。内有专家命名的《彭祖之养阴治气之道》。因系出土文献,不见古籍,比较难得,故全文引录于下并附译文供参阅。

        王子巧父问于彭祖曰:“人气何是为精乎?”彭祖答曰:“人气莫如竣[通胺音zuI,男子生殖器]精。竣气宛闭,百脉生疾;竣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竣。竣之葆爱,兼予成佐,是故道者发明,唾手循臂摩腹,从阴从阳,必先吐陈,乃翕[音x1希,收敛]竣气,与竣通息,与竣饮食,饮食完竣,如养赤子。赤子骄悍数起,慎勿出入,以修美理,轱[音sa姑,通固]自内成,何病之有?彼生有殃,必其阴精漏泄,百脉宛废,喜怒不时,不明大道,生气去之。俗人芒生,乃持巫医,行年七十,形必夭理。颂事自杀,亦伤悲哉。死生安在?彻士制之,实下闭精,气不漏泄。心制死生,孰为之败?慎守勿失,长生累世。累世安乐长寿,长寿生于蓄积。彼生之多,上察于天,下播于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明大道者,其行陵云,上自麇瑶,水流能远。龙登能高,疾不力倦,口口口口口口巫成昭[即务成昭,舜之师]口口口不死。巫成昭以四时为辅,天地为经,巫成昭与阴阳皆生。阴阳不死,巫成昭与相视。有道之士亦如此。”(王子巧父问彭祖道:“人的生气以什么为精华呢?”彭祖回答说:“人的生气没有比过阴精的。如果阴茎精气郁闭而不泄泻,百脉就会生疾;如果精气不成熟,就不能繁殖生育。所以要想享尽天年,关键在保养阴精。阴精要保护爱护,还要予以辅佐,促使它成长。因此,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发明了导引之术,叫人摩擦手掌向下按摩肩臂,按摩腹部,使之顺从阴阳。一定要先吐出陈废之气,然后才收敛阴精之气,使天之精气与阴精之气相通。还要吞咽津液,服食滋补食品或药物,给阴精以补养。阴精得到补养,其功能才得完善。要像保养婴儿一样地保养它。阴茎即使多次坚挺地勃起,也要谨慎守护,不要轻易行房事以便调养好身体。人体正气能牢固地附于形体,则内脏及各处功能就会健全,还会生什么疾病呢?那些平生多病多殃的人,必定是因房事太多而使阴精漏泄,精衰气竭,全身经脉就会郁闭不通,因而表现出喜怒无常。这样不懂得养生之根本人道,就使生命之精气失去了。一般人蒙蒙昧昧,不懂得养生的道理,就只知道依靠巫医,到了70岁的时候,身体就弓腰曲背,低头耷脑,见人就诉说自己的病苦,无可奈何就自杀,也太令人伤悲了!死生的关键在哪里呢?通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驾驭自己的性生活,节制性欲,注意充实下身,固守糖关,使精气不漏泄。用心驾驭死生疾病之事,又有什么能使他遭到伤害呢?谨慎地守护精气而不使损伤,就可以永世长生,终生安乐,健康长寿,而长寿的诀窍就在于蓄积阴精。那些生命力旺盛的人,上观天文,下观地理,能通晓养生之理,必然能长寿,甚至羽化而登仙。明了自然规律的,具有凌云的气势,到达琼瑶仙境,像水一般地源远流长,又能像龙一样地腾升天空,行动疾速有力而不知疲倦。巫成昭就是这种长生不死的人。巫成昭以四季的养生为辅佐,以天地阴阳为法度,巫成昭就是与天地阴阳共同生存的人。阴阳是不会死亡的,巫成昭与天地阴阳是相似的。凡通晓养生之道的人,也都是这样。”)由上可知,彭祖主张节制房事,固精不泄。虽前者有理,后者可议,但确实道出传统房事养生的基本观点,为后世所尊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