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霜降 > 正文
  • 霜降养生

  • 来源:《二十节气养生》 作者: 时间:2007-01-30 09:20:51
  • 核心提示: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寒露到霜降,种麦莫商量.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雷花浓.霜降生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 风 俗 风俗霜降时斗指斗已,太阳黄经为210度,时值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此时天气变得寒冷,露凝

    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寒露到霜降,种麦莫商量.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雷花浓.霜降生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

       

      风俗霜降时斗指斗已,太阳黄经为210度,时值公历的1023前后。此时天气变得寒冷,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度节气,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色白且结构松疏,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在我国的文化中,对于霜,是不太有好感的。《淮南子》中说:“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所以古人亦将死去男人的妇女称为遗霜。

    霜降三候为:“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经霜的红叶却是分外娇艳。北京西部香山及其周围山坡上,种植着大片的黄栌树和枫树,每年霜降前后,树叶变红,红叶连成一大片,漫山遍野,如火似锦,层林尽染,非常壮观。此时也是北京最佳旅游时间,天高气爽,登山远眺,颐和园、玉泉山的美景和大片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位于香山中部的玉华山庄为你提供了一个边品茗边赏红叶的休闲场所。此时,在北京郊区的八大处、百望山、阳台山、红螺寺、妙峰山、白龙潭、松山、十渡等也是观赏红叶的好地方。

        霜降在古时也是扫墓的日子。《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这种风俗现已不多见。本节气中的十月初一,称作寒衣节,现在于乡间还很盛行。寒衣节也叫“十月一”,俗称“鬼节”。当天晚上人们在门外焚烧内包棉花的五色纸,把饺子倒在一个灰圈内,意思是天气冷了,为祖宗送寒衣。有些人家还到十字路口,烧五色纸并撒饭于地,意为对丧生异乡的“孤鬼游魂”施舍冬令救济。

        由于天气渐冷,所以这一节气中的民间食俗很有特色。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而且应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认为“秋补”比“补冬”更要紧。民间食俗“煲羊肉”、“煲羊头”常以姜、枣为佐料调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话说“吃脑补脑”,据说吃煲羊头能辅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

        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如史料记载:明代皇帝要在重阳节到兔儿山(北京中南海西南)登高赏秋,吃迎霜兔肉,饮菊花酿酒。所谓“迎霜兔肉”就是经霜的(即霜降)的兔子肉,据说此时的免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厦门民俗常在霜降节气之时吃红柿,据说能补筋骨。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祛痰镇咳的功效,鲜吃可治甲状腺病,因它含碘量高。干制柿饼、柿霜(成熟的柿,削去外皮,经过日晒夜露,久之表面渗出一种白色粉末,含有甘露醇、葡萄糖),都可配置药膳,辅疗咳嗽。梨、柿盛产于秋,秋乃上呼吸道疾病多发之时,食用既有疗效,而且还有补益。

        从前此节气正是我国北方地区腌菜的季节。由于此时鲜菜近尾声,人们开始腌菜准备过冬。近年来由于冬天也可买到新鲜的蔬菜,所以腌菜的人少了。不过由于此时细菌繁殖得慢,食物不易变质,菜价也便宜,所以有些人还是愿意腌制一些小菜以佐餐之用。

         

        霜降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按中医理论,此节气为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由于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出。所以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吞人一些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粘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粘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同时寒冷的季节里,大多数人喜欢热食,如吃火锅,喝热粥等,特别是有人常以烧酒御寒,更是火上浇油,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可促使溃疡面扩大加深,使病情加重,如溃疡损伤血管就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因此,溃疡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该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病,因而专家们主张对溃疡病进行维持治疗,尤其是既往有过多次复发者,应作为维持治疗的重点对象。可于每晚睡前服雷尼替丁150毫克(1),时间最少一年,寒冷季节更应坚持。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供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应注意腹部保暖;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食物冷暖适宜,切忌暴食和醉酒,同时要避免服用对胃肠粘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由于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的膝关节是个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膝关节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随之而发生关节及周围韧带松弛失稳,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等。有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或有小的囊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使软骨深层营养中断,而使骨关节炎发生或加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的保健。首先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其次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因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致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所以,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另外,一旦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此节气还应预防姜片虫病的感染。姜片虫成虫长约3-7厘米,宽12厘米活时呈肉红色,形似姜片。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彤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发生贫血、浮肿和发育障碍等。由于姜片虫病是由生食菱角、荸荠等而感染,因此本病的感染大多发生在秋季这类食物的收获期。特别是在采摘时边采边吃而获得感染的机会更多。对于重症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支特治疗,改善营养和纠正贫血、然后再予驱虫。驱虫药有硫双二氯酚、六氯双二甲苯等。

        本病预防的关键是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莲藕,也不要用牙齿啃皮。在生吃时一定要充分洗擦,最好用开水烫泡几分钟后或在阳光下晒过一天后再食用。一并且要讲究卫生,不喝生水,接触过水生植物或污水时要洗干净手,防止囊蚴污染。

     

      一、霜降九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阳明五气,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舒两手,攀两足,随足间用力,纵而复收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痹人腰脚,髀不可曲,胭结痛,裂痛,项背腰尻阴股膝髀痛,脐反出,肌肉瘘,下肿,便脓血,小腹胀痛,欲小便不得,脏毒,筋寒,脚气,久痔,脱肛。”   

        霜降前后,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气温下降,天气转冷。阳气微而人地万物毕成。本法以“霜降”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爿法,适宜于霜降时节锻炼,可于霜降时开始,炼至立冬为止。霜降时节人体疾病多表现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灵枢经脉篇》说:“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屈,胴如结,-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胭踹皆痛,小趾不用。”文中所述病症即属此类,采用本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五至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扭痛、撕裂痛,肩背腰及至会阴及腿膝部疼痛,睾丸肿大、便血、小腹胀痛、尿潴溜、毒火攻心、畏寒抽搐、痔疮、脚气、脱肛等症。

        二、呼吸导引功

        适应病症:腹寒、腹痛。

        具体方法:仰卧在床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自然外分,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十二息,即改为口吸,吸要深长直吞人腹,再慢慢自鼻呼出,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36次,可散寒止痛。

        三、按灸脚趾功

        适应病症:恶梦、脑溢血。

        具体方法:坐在沙发上或椅子上,用大手指点按两大脚趾,趾甲盖上正中5分处。点按至有酸或麻胀为止,然后再用艾卷灸此处10分钟。

        四、光照膻中功

        适应病症:治胃寒,心窝痛。

        具体方法:两脚开立,略宽于肩,脚尖微内扣,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屈膝下蹲,以膝盖尖不超过脚尖为度,头顶正直,舌顶上腭,体重平均在两脚。全身放松,两腿微屈,两手合掌当胸。眼似闭非闭,眼神视两掌中指,5分钟后,男左掌在内,对正膻中穴下五分,距离胸部510厘米,右掌内劳宫对正左掌外劳宫,两掌距离5lO米,站1020分,女右掌在内,左掌在

    外,其他与男同。

        五、转腰导引功

        适应病症:肚腹冷,气机不畅胸闷不舒。

        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端坐全身放松,两手叉腰。大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含胸,两肩内收,向左转到极限,再向右,右转到极限为1次,共做64次。

        六、举臂调息功

        适应病症:肩臂疼痛,全身筋骨虚弱。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用鼻吸鼻呼24次,呼吸要自然。左手向前上举伸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右手上举手心按在左手掌上,用鼻子做细微深长呼吸,吸气的同时,右手掌用力按压左掌,共做12次,然后换右掌上举,同样左手心按在右手掌上。用鼻子做细微深长呼吸,每吸气时,左手掌用力按压右手掌,共做12次,做完两臂下垂,两手放两膝盖上,静坐5分钟收功。

      七、转腰运气功

      适应病症:腰肾疼痛、两肋痛。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眼平视,两臂自然松垂,排除杂念,静坐5—10分钟,双臂侧前上举,双掌合十当胸,两小臂呈水平,双掌用力互推,眼注视两掌,身体向左侧倾斜转动,转到极度,合掌的两手慢慢举过头顶,在身体向左转动开始,用鼻缓缓吸气,直至两手举过头顶,两臂伸直时,开始呼气。将两掌收至胸前,身体转正,恢复合掌站桩,意念想百会、印堂、人中、膻中,中丹田、会阴穴、风市穴、阳陵泉、悬中穴、三阴交、阴陵泉、血海、会阴穴、命门,沿背中线上至头顶百会穴。然后眼注视两掌,身体向右侧倾斜转动,转至极度,合掌的两手慢慢举过头顶,在身体向右转动开始,用鼻缓缓吸气,直至两手举过头顶,两臂伸直时,开始呼气。将两掌收至胸前,身体转正,恢复合掌站桩,然后再用意念想百会穴等,所想的穴位与左侧相同。以上为一遍,共做6遍。收功时,小手指分开,无名指分开,中指分开,食指分开,大指分开,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八、女丹功

        这是一套适合女性修炼的道家气功。

        1.女丹功特点   

        相传此功有吕洞宾所传。吕祖游吴兴时,见一女,色华美,性淡素。每夕沐浴更衣,焚香告天,以求道术。洞宾见其志坚,遂传其‘‘女丹太阴炼形法”留有一诀,日:“道无巧妙,与你方儿一个,子后午前定息坐,夹脊双关昆仑过……待他问汝甚人传,但说道先生姓吕”。后此女勇猛坚心,三年而道成矣。女子为太阴之体,在八卦中属坤。所以女丹功又称为坤道功或太阴炼形法。其特点如下:

        女性以血为本,其性偏阴偏柔,阴本静而难化。欲要还真,炼功则应选上六时为佳,即子后午前此乃六阳时,阳气生发,可柔化浊阴,充畅清阳,六阴时应以洗心退藏,沐浴静养为主。

        女子外阳而内阴,卦义为离三,十四天癸至,真阴则每月随月而走失。阴下降而阳上升,阳气聚于乳房。“乳房上通心肺之精液,下彻血海之经脉”。故女子练功则以积气于乳房,以阳提阴为首要。此与男子异,男子十六天癸至,元精藏于丹田,精气满溢,元阳下泄。故男子练功则凝神于丹田,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则平心定意清静以养其血。故俗语云:“女子贵炼形,男子贵炼气”。

        女子之体,多气血不调、冲任督带损伤,而致气滞血瘀痰聚之征。故女子修道必欲用织布法及摩法等,宣畅气机,通其积滞,去其病源。尔后,方可坦荡其心,锻炼其性也。

        2.女丹功操作法

        姿势:古师云:坐功一法,可生道也。男子久坐精足而阳举,女子久坐阴生而血频。阳不举,不足之症;阴不生,枯竭之象。故坤道养生,亦可坐功为第一要务。坐式颇多。一般以自然盘坐,单盘坐,双盘坐为主,可自由选一坐式,开始以自然盘坐逐渐过度到双盘坐,有基础或韧带柔韧性较好者,可直选双盘坐。至周天运行初期,也可选用跨鹤式,以一足跟抵住会阴穴,另一脚放在坐腿的大腿上。因女子牝户开,欲泄真阴,故以足跟相抵,防其漏泄之弊。另与坐式相兼而行的调气法则以站式为主。

        手势:一般以右掌叠于左掌上,掌心向上,拇指相对,置于小腹前。

        呼吸:大脑安静情况下的自然深呼吸,不要片面去追求腹式呼吸,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自然形成内呼吸或腹式呼吸。呼吸要领是:深、长、细、匀、轻、缓。当细心体验。

      平心定意,凝神膻中

      开始练功时,应先提起此,不可懈惰闲散,须知自己是一个勇猛坚强之人,抛开一切事物烦恼,一定要练好此功。此即谓存一“正念”于心中,然后抱手盘膝,垂帘塞耳,松身松肩,情绪平稳,大脑安静。要求百会穴、膻中、丹田、会阴意对一线,并且与地面垂直,不挺胸不弓背,自然体正,气顺。而后止念抱神以静守。诀有八字:内息诸妄。外绝诸缘。止于内,内念不生;止于外,外物不摇。将眼耳鼻舌身五识各返其根;将精神魂魄意五灵各安其位。运用施为,勿令神意弛于外,似视、听、嗅、意等感觉通道与外界阻断隔绝。“夫眼为神窍,耳为精窍,口为气窍”,关闭外三室,令其返于身内以关照内听,不以外界物体所诱。如此本心不动,内三室精气神合于一,自然私欲净尽,此即谓对“境”无“心”也。至此神情意平自合于虚静。方将散乱之意念聚至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此为聚神收念之处),并缓缓地沿身体内下沉至膻中穴,凝神于此(两乳之间进15寸,如拳头大小的区域)。何为凝?聚而不散谓之凝。要求神(感觉)坐其位,意聚其中,而两目之光亦要内视膻中。因神栖于目,目又为心之先锋,目之所至,心神亦必趋之。漓师秘云:一部玄功,全凭慧照。故要求心目同凝于此。又兼耳内听呼吸,自然出人。此中一听,切不可泛视,呼吸稍一浮躁,神即外散。吸气稍用意,呼则不用,缓慢细长,勿勉力强为,尤重自然,三者同合于膻中,无思无虑自然气生。如此36息,可静养片刻。再做35(108-180)。然后按摩手;浴面等收功。功时30—40分钟,一日三次,15-20天后可转练下步功法。

      摩揉两乳,气伏中黄

        女功较男子简而易成。初功半月即觉两乳之中似有动机,发热蠕动感。故练功改为提手分捧两乳,细细吸气,吐帷绵绵,使息息归根于膻中,绵绵密密,若存若亡。守至若感呼吸从两乳之中出入,即应迁移其神下凝黄庭(位心下脐上正中,在一身四方之中,且脾土居此,故称黄庭)。轻轻地揉搓两乳。呼吸自然,左右各36(两手施摩的方向一致)。凝神片刻,再用意目神光沿左右肋的下肋缘往后至夹脊,行帷骨两旁上升过玉枕,人泥丸,至两眉之间印堂穴相交。复分开沿两侧太阳穴循耳后降至缺盆(即锁骨上窝),后沿胸下注于两乳,将左右两乳各旋转一周,交于膻中,一并送人黄庭。无为静养沐浴。静守片刻,再捧乳吸气,左右揉搓36次,用意如前,复如法3次即可收功。行浴面、叩齿、吞津、摩腹等。

        功时40—60分钟,一日三次,30-60天。

        日月合壁,以阳提阴

        功夫至此,已觉神清气爽,步履轻健。面光泽红若桃花;发荣润黑若青丝。故当更进一层。

        上段凝神黄庭,气绕中黄,腹内温暖,如烛光之照。朗彻如荧,应迁其神过脐轮,下守丹田(在上述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上,脐下15寸腹内正中如拳头大小的区域)。要将气伏藏于丹田之中,以神就之。神坐气中,气包神外,神气混融,两相和合。即是先天动象,恍惚如醉,杳冥始得真精。“以神返气内,丹道自然成”。古称此为日月合壁,阴阳匹配之功。喻丹田为月,欲使月窟生辉,必赖日光之照耀,而日光于人则为神、意、目光的合体——“性灵之光。”返于身内,循日月运行之道,默照铅鼎丹田。使真阴真阳(神、气)归人丹炉,行周天符火,得一粒“宝珠”吞人腹中,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静坐之时,无思无营,使神气同融于丹田,神为一身之主宰,神定则息和,息和则心安。心目坦然,神光内照。吸气绵绵,呼亦帷帷,呼吸之间,出入绵绵不绝,气微微缈缈,恍恍惚惚,蕴于丹田如根之深藏。如此默观温照,气机发动,腹呈温象,暖气欲冲无路。此乃阴气萌生,使人姿生情欲,应以正念主之,以阳提阴,不可骄之放纵。以目光照射之,以意领之,以神接之,随气之欲出,重吸气引暖气穿尾闾(呼则不用意),贯椎骨同髓体上升,如泥丸,达印堂;此时重呼气(吸则不用意),搭鹊桥,过重楼,降膻中,如甘露不滋丹田,温温然如蜜人腹中。如此一连3-5次,运至阴气消尽,情欲寂灭方止。此时全身舒泰,胎息冥冥,欲仙欲醉。如醍醐贯顶,顿觉全身清爽无累,如沉疴脱体,其快无穷。元气氤氲,毛孔熏熏然开合有度。唯觉内外环境交通相接,混成一片。无人无我五天地,似祥光高悬,遍体生光,清凉自在。至此有为之渐法之,转入无为之顿法,至清至静,颐养神气,进入虚空忘我之境。

        女丹功的无为顿法与男子炼神还虚一样,十月温养,三年乳哺,九年面壁,是一个长期的精神颐养过程。故欲要身中之气不散,心中之神不昧,应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动不摇,谨守四门眼耳鼻舌,有令内出外人”,去嗔怒私欲,此亦养寿之紧要。虽涉事而心常无事,不让琐事萦于心中。如佛语云:“无心于事,无事于心”,勿使尘埃染明镜。心地空明清静,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可得天元之寿也。

        3.调气法

        此段功法也是女丹功中重要环节,可与坐式相兼而行,对于逆腹式呼吸或内呼吸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通过肺部呼吸的鼓荡,充分地调动体内真气的产生聚积,渐渐地由肺部呼吸过度到深长的逆腹式呼吸。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

        特点

        第一点:意念和呼吸相结合,外导内引,意气相随。初始意配合呼吸之气而走,到一定阶级真气产生时,则意与真气结合而行。

      第二点:腹部随着呼吸的起伏波动,对脏器有轻柔的按摩作用。并且不断地刺激丹田区域,形成条件反射,能很快地调动气机的运转,使丹田部产生气感。

      第三点:此法呼吸量较大,配合提肛收腹,有较强聚气储能作用。又兼有升降开合之妙,对功夫进一步深人起主导作用。

      呼吸之要,细匀深长,不疾不徐,内息深深,气贯丹田。循序渐进,不可过于用力闭气。

    ②操作方法

      第一点:预备式,两脚分开与肩等宽,膝微弯曲呈骑马式。两手分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指尖朝前。要求:大脑平静,身心舒畅。全身放松,使皮肤、肌肤、内脏等处于松弛状态,不可用力。头顶百会、膻中、会阴、涌泉意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如此即可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胸似中空呼吸通畅(自然缓进缓出呼吸)。意想天河之水由百会贯人体内,循上述一线缓缓流下,融融适适洗涤周身。清气人内,浊滞潜消,病邪之气排出体外,身心顿觉清爽,一般

    5..10分钟即可。

        第二点:两手掌外旋,变指尖相对,掌心向上,放于小腹前,继动,两手掌缓缓上捧,同时细细吸气,先提肛后缩腹内收,上提膻中穴,沉肩坠肘,手掌继往外旋,并向外分,指尖向上,掌背相对,手指似有向两侧绷拉之力,此为升式开式,腹内收,胸腔扩大,吸气于膻中、两肺及整个胸腔。

        意念活动:上捧时意想两手将丹田捧起,缓缓上升,与呼吸之气相融于膻中,而开式则为更多的吸入自然界清纯之气,纳为己用,以补赢弱之体,此即为先天气,后天气,融之者,能长生之义。始则膻中有热胀感,渐渐整个肺部胸腔均感温热舒适。 

        第三点:待上式吸气满后,有一自然停顿之机,稍闭息一会(不可勉强),尔后,两手掌内旋,变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平于胸前,开始缓缓吸气,两手掌并徐徐下按,至小腹前,变两掌心与丹田相对,此为合式降式,呼气完;腹外凸,气沉人丹田。   

        意念活动:合式是将弥散之气集于膻中区域,降时则配合手势外导下按领气沿腹内(任脉线)沉人丹田,气则根藏于此,盘结于此。此即水火交罢后,一点落丹田之说。久练此法,气沿任脉行走时,如夏饮甘露清凉融适,沁人心脾。故有语云:“蜜人腹中”之感。对呼吸要求有诗日:吸则意紧随气行,呼则形松似雁落,一切皆于自然中求之,不可强力施为。

        第四点:上式呼气完,仍有一停顿之机,两掌心于腹前由右向左缓缓画圈3次,旨在带动内气旋转,使气活活泼泼,以防气滞而生膨胀之弊。

        此为一次呼吸完毕,可调匀鼻息,复如此1015次,改为三圆式桩功。无需意守,以“松静”意境为主,自然呼吸,静养10分钟左右收功,行摩掌,浴面,拍胸,拍腿等,理顺气机以恢复常态。

        关于手势起落的快慢,应根据自己的呼吸而定,息深长者可慢,息短促者稍快,初稍有气急,渐渐可达“吸绵绵呼融融”置鸿毛于鼻端纹丝不动之内息态。

      4.女丹功辅助功

      练功以前收功以后均可做,时间不拘一定,唯当慎重其事,不可马虎。辅助功主以和暖周身,寒则凝滞,暖则流通,气血周流,而病自消散。

        织布法:空静织;姿势选坡卧式,身体放松,呼吸自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心内空静,不动声色,唯觉膻中、涌泉之问似有一金梭运转,往来穿织,久则气机运转,通畅无凝,运转度数初则缓慢,渐至加快,时间2—3分钟。动织法:取坐式,时间2—3分钟,两腿伸直并拢,足尖向上,手掌向外,两手向足尖部做推动姿势,同时躯干前俯,并配合呼气,推尽而返回,此时手掌向里,配合吸气,如此往返约30次,周身活泼,脉络通畅,气血流利,无阻隔之虞。

        和带脉法:自然盘坐,两手分放在膝盖上,前后左右旋转,并带动脊柱活动,自左、前、右呼气,自右、后、左吸气,反方向旋转呼吸亦然,各16次,此法久行可舒腰或脊,气血流通,百脉开放,自然疾病不生。

      5.女丹功注意事项

      要有决心、恒心,常意志如一,不可有自

    卑之心,不可有懈怠之心,不可有速成之心,日常行事,应明理,行其是,远其非。

      练功时间以子时后午时前较好,练功时宜避风暴雷电之日,皆为天地之暴戾之气,与人无益,故不可练。

      行功用意,不可勉强,力求自然,以不过适中为妙,盖有意属阳,无心属阴,阴静则血生,阳动则躁动耗气,故“用意之妙在于微”,应绵绵若存,不沾不脱。

      女子经期,行功时积气于乳房,或无为静养,不可加以固摄,或运行周天,以防血瘀之弊。

      功中唾液生时,令满以意如咽物状送人体内,沿膻中、黄庭落人庙田,久行如咽甘露状,美不胜收。

       

         

       

        霜降之时乃季秋之时;在五行中属土,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脾,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由于此节气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所以饮食中要引以注意。

        食疗方:

        1.白果萝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糯米100,白糖50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2.清蒸人参鸡

        配料:人参15,母鸡1只,火腿10,水发玉兰片10,水发香菇15,精盐、味精、葱、生姜、鸡汤各适量。

        做法:1.将母鸡宰杀后,退毛去净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2.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3.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置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大火上蒸至烂熟;凸,气沉人丹田。   

        意念活动:合式是将弥散之气集于膻中区域,降时则配合手势外导下按领气沿腹内(任脉线)沉人丹田,气则根藏于此,盘结于此。此即水火交罢后,一点落丹田之说。久练此法,气沿任脉行走时,如夏饮甘露清凉融适,沁人心脾。故有语云:“蜜人腹中”之感。对呼吸要求有诗日:吸则意紧随气行,呼则形松似雁落,一切皆于自然中求之,不可强力施为。

        第四点:上式呼气完,仍有一停顿之机,两掌心于腹前由右向左缓缓画圈3次,旨在带动内气旋转,使气活活泼泼,以防气滞而生膨胀之弊。

        此为一次呼吸完毕,可调匀鼻息,复如此1015次,改为三圆式桩功。无需意守,以“松静”意境为主,自然呼吸,静养10分钟左右收功,行摩掌,浴面,拍胸,拍腿等,理顺气机以恢复常态。

        关于手势起落的快慢,应根据自己的呼吸而定,息深长者可慢,息短促者稍快,初稍有气急,渐渐可达“吸绵绵呼融融”置鸿毛于鼻端纹丝不动之内息态。

      4.女丹功辅助功

      练功以前收功以后均可做,时间不拘一定,唯当慎重其事,不可马虎。辅助功主以和暖周身,寒则凝滞,暖则流通,气血周流,而病自消散。

        织布法:空静织;姿势选坡卧式,身体放松,呼吸自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心内空静,不动声色,唯觉膻中、涌泉之问似有一金梭运转,往来穿织,久则气机运转,通畅无凝,运转度数初则缓慢,渐至加快,时间2—3分钟。动织法:取坐式,时间2—3分钟,两腿伸直并拢,足尖向上,手掌向外,两手向足尖部做推动姿势,同时躯干前俯,并配合呼气,推尽而返回,此时手掌向里,配合吸气,如此往返约30次,周身活泼,脉络通畅,气血流利,无阻隔之虞。

        和带脉法:自然盘坐,两手分放在膝盖上,前后左右旋转,并带动脊柱活动,自左、前、右呼气,自右、后、左吸气,反方向旋转呼吸亦然,各16次,此法久行可舒腰或脊,气血流通,百脉开放,自然疾病不生。

      5.女丹功注意事项

      要有决心、恒心,常意志如一,不可有自

    卑之心,不可有懈怠之心,不可有速成之心,日常行事,应明理,行其是,远其非。

      练功时间以子时后午时前较好,练功时宜避风暴雷电之日,皆为天地之暴戾之气,与人无益,故不可练。

      行功用意,不可勉强,力求自然,以不过适中为妙,盖有意属阳,无心属阴,阴静则血生,阳动则躁动耗气,故“用意之妙在于微”,应绵绵若存,不沾不脱。

      女子经期,行功时积气于乳房,或无为静养,不可加以固摄,或运行周天,以防血瘀之弊。

      功中唾液生时,令满以意如咽物状送人体内,沿膻中、黄庭落人庙田,久行如咽甘露状,美不胜收。   

             

        霜降之时乃季秋之时;在五行中属土,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脾,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由于此节气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所以饮食中要引以注意。

        食疗方:

        1.白果萝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糯米100,白糖50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2.清蒸人参鸡

        配料:人参15,母鸡1只,火腿10,水发玉兰片10,水发香菇15,精盐、味精、葱、生姜、鸡汤各适量。

        做法:1.将母鸡宰杀后,退毛去净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2.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3.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置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大火上蒸至烂熟;4.将蒸熟的鸡放在大碗内,将人参切碎,与火腿、玉兰片、香菇摆在鸡肉上,将蒸鸡的汤倒在勺里,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3.归参山药猪腰

        配料:当归10,党参10,山药10,猪腰500,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2.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3.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4.将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4.五香牛肉

        配料:牛肉2500,食盐90,白糖24,红酱油60,姜块2块,葱结只,料酒、茴香、桂皮、红米汁各适量。   

        做法:1.选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肌肉纤维用叮直切开后,切成500左右的块,然后用刀根戳出一排非刀洞,四面戳到。板上先撤上少许食盐,将肉块放在上面反复推擦,擦至盐粒溶化(俗称出汗),然后放在缸内腌34(夏季腌一天),经过多次翻动,腌至肉红、硬、香;2.将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滚(水要多),投入肉块,上下翻动几次,捞出刷洗干净;3.在锅底先放锅垫,垫上放牛肉块,加入茴香,桂皮、葱结、姜块、料酒、白糖、酱油和红米汁,在大火上烧滚,·至牛肉变红色时,再加入白汤淹没牛肉,放入适量食盐,试味后,加盖烧至沸滚,再移小火上焖煮2小时左右,等用筷子能戳进牛肉时,捞出。冷透后,按其肌肉纤维横向切片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5.荔枝肉

        配料:猪腿肉300,鲜荔枝肉()100,2个鸡蛋的蛋清,水淀粉25,白糖60,白醋30,食用红色素一滴,精盐、料酒各适量,植物油1000(实耗50)

        做法:1.把猪腿肉切成2块。用刀背敲松后改刀成四方小块(24),加入盐、食用红色素少许,蛋清,水淀粉15,拌匀备用。把鲜荔枝肉一切两半;2.烧热锅放入植物油,待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把猪腿肉一块块下油锅炸至内熟外脆呈黄色捞出,将锅中的油倒去,加入料酒、水100,白糖、白醋、精盐,下水淀粉勾芡,倒入炸好的肉和鲜荔枝肉翻匀,淋上少许熟油,起锅装盘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6.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配料:猪蹄1000,花生米(带皮)100,大枣40枚,料酒25,酱油60,白糖30,葱段20,生姜10,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许,盐适量。

      做法:1.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2.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3.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慢性胃炎

        1.保护胃粘膜药。常用的药物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铝、思密达、麦滋林一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及盖胃平等。

      2.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上腹饱胀用胃复安或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胀或有返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叮林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3.抗生素。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实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粘膜保护剂和制酸剂联合应用。   

      4.制酸剂。常用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镁、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盖胃平等。

        5.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或6542(2510mg),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01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口干、心悸、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忌用。

        6.助消化药。如酵母片、乳酶生、消胀片等。如有返酸现象也可用抑酸药如泰胃荚、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只用一种即可。防止胆汁反流可服消胆胺以吸附胆汁;有呕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萎缩性胃炎腹胀较著者,应选用乳酸菌素片口服或肝胃气痛片口服,并注意不要服制酸剂如胃舒平、小苏打等。

        老寒腿方

        1.红花一两、透骨草一两。放入瓦盆内倒两平碗水,文火煎半小时后点上白酒一两,就热(略放一会儿以免烫着)放在双腿膝盖下(坐在床上)用棉被蒙到双腿上盖严,以热药酒气熏腿(千万别烫着),最好在秋冬,每晚临睡前熏一次,持之以恒,定能有效。

        2.中药千年觅、追地风各25。用500毫升二锅头酒泡7天后服用,每天喝三四次,每次50。共服4剂,即4瓶药酒。药酒尽力在短期内全部喝完(24天为好)   

        3.取桑枝、柳枝各一把,用水煮30分钟熏洗患处,可治腰腿痛尤其是由风寒引起的腰腿痛。

        4.核桃仁可祛风湿。每天空腹吃56个核桃,三个月下来,四肢关节硬肿消失,伸屈自如。

        5.用吴萸、川芎等药每晚药浴,可以治疗老寒腿。

        房事

        针对此节气的特点,在此谈一谈慢性病患者的房室养生知识。慢性疾病常使人十分烦恼和痛苦,不仅影响情绪,而且影响性功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慢性疾病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性功能。慢性疾病使患者体力减退,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精神紧张,这就势必影响性功能。还有些病人或伴侣会把躯体疾病当成是对他们过去追求性享乐的惩罚而使性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良性慢性疼痛病人,大约有23的伴侣会说他们的性功能出现倒退,无论是性交频率和性交质量都今不如昔,有13的伴侣说连婚姻关系本身也恶化了。慢性疼痛可使大脑对性兴趣的频率和强度下降,因而或多或少地减少性兴趣和性活动的频率。慢性疼痛带来的心理影响,也使患者和伴侣减少了性活动的频率。

        人们常以为残疾人没有性要求,其实并非如此,据调查中风患者中,虽然躯体运动功能尚未恢复,有73%的女性和88%的男性仍有性欲,46%的男子阴茎仍能勃起。残疾人的性问题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是破坏性机能的主多原因。患者在经历灾难性疾病打击后会出现焦虑。如对性的表现,对失业,对外貌,对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预后等产生的焦虑都或多或少地阻断性唤起。残疾人应正确对待疾病,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应尽可能地利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和性欲。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性能力减退比较普遍,据报道,90%的男性,80%的女牲有性能力减退。主要是疾病使患者悲观绝望,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冲击。慢性肾衰病人经过透析疗法和锌离子的补充,性能力大都能得到改善。  慢性疾病的性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都应该节制性生活,性生活后如出现病情反复或病情加重时应立即停止。中医认为,患病期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病中行房会损伤元气、加重病情。若因情绪抑郁引起的疾病,如性生活融洽,能使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反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疾病导致肾阴不足,气阴两虚,则过度性生活会损伤气阴,宜节制房事。在疾病的活动期,应禁止性交,疾病的稳定期可适当性交,但应采用省力而适宜的体位,动作轻柔和缓,以免消耗更多的气血阴精。如女性阴道炎、外阴炎、尿道炎,子宫颈严重糜烂等,性交会引起疼痛甚至阴道痉挛者,或使疾病互相传染或加重者,应积极治疗,未治愈前,应暂停性交,待疾病治愈后再行房事。

        中医认为,癌症大多是由于气滞心瘀,邪毒蕴结所致,这些疾病最易损伤元气,造成气血大衰,忧思或劳倦过度,易引起气血暴脱而危及生命.因此恶性肿瘤在没有进行治疗之前,或治疗阶段,应避免性生活,养精蓄锐,以提高治疗效果。若经过治疗,健康状况良好,亦可恢复性交。

        大多数人把性行为理解为弟纯性交,这是不确切的。虽然慢性病患者性交的需求减少了,但对性亲昵的要求却增强了,所以慢性病患者可以从肉体的紧密接触,性亲昵来增加性愉悦,减少精神上的压力,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