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小暑 > 正文
  • 小暑与养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5-25 10:58:38
  • 核心提示:7月7日为廿四节气的“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日暑热程度的节气。

       7月7日为廿四节气的“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日暑热程度的节气。

      气候特点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

      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伏汛”。

      在我们南方早已从炎热进入了漫长的酷热阶段了,这地区亦有句气候上的民谚,就是“热极生风”。往往酷热一段时期又来一场台风,所谓的台风季节就是这时南方气候的特点了。

      小暑的养生小暑之时,南方已经十分炎热了,人们最容易感到的是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应该按五脏主时,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小暑

      此时人们亦可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气,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这些活动如游泳、听音乐等,尤其是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能改善大脑及系统功能,协调各系统器官的正常活动,促进血液流通,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提高人的修养,难怪古人在此节气云:“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

      中医养生与治病方面有“冬病夏治”之说,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湿痹症等,

      这时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我省乃至全国的中医医院都在这小暑到大暑节气内的三伏天日,开展贴药发泡的“天炎”治疗。这种治法年年坚持则效果更明显。

      小暑气节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此时节又是红眼病多发、高发期,注意这类的传染性疾病。还要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慎防中暑。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退,饮食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因为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能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这与情志调节一样,才能与“夏长”之气相适当。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的民间,在小暑大暑的那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苡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灯芯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以应节解暑。同时此节气的汤水尤为重要,因出汗和挥发多,且胃口亦差。佐餐的汤品宜粉葛煲鱼汤、咸柠檬煲老鸭、冬瓜荷叶苡米煲排骨、昆布海藻煲猪鷍、冬瓜冬菜滚泥鸅鱼咸酸菜蚝豉干煲猪月展等,多吃水果也是有益的防暑方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