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价贵如何.
风 俗
秋分时斗指己,太阳黄经为180度,时值公历的
秋分以后,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机会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数却增多起来。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埸秋雨好穿棉。”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三候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在民俗方面,中秋节是此时最热闹、温馨的节庆。八月中秋节,魏晋以来,即流传了“中伙赏月”的风俗。传说元代统治阶级残酷的压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为了相约反元,起事者便把起义的日期和暗号写在纸上,包在糖月饼内,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人们为了纪念起义成功,都在八月十五起义之日吃月饼。民谚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其中有一个意思就暗喻明王朝的兴起。
中秋佳节。合家团圆赏月,故称“人节”,与七月半“鬼节”相应。乡间有以瓦作塔,内置干柴,入夜引火焚烧,叫“烧宝塔”。为助火势,还撤以油、盐,乡民男女老少围塔而坐观塔赏月。是夜,妇女到菜地偷毛芋,在月下煮食,据说吃了会生孩子。妇女偷吃瓜菜,叫“摸青”,不算窃贼。
古时在秋分时节要进行秋社的祭祠活动。秋社同春社一样是源自远古时代的重大祭典。汉以后定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如果立秋正好是戊日,则不记在内,所以算下来应该在立秋后四十多日为秋社,正处于白露或秋分节气中。秋社与春社一样祭社稷,不同的是收成后,除了农民自己立社祭祠外,朝庭和州县也各有差官祭社于坛,由远古一直到清朝,这个官方体制都没有改过。古时秋社日也是妇女回娘家的日子,家中父兄要以新葫芦和枣相赠。秋社还是请客的日子,与春社一样摆社饭、社酒、社糕饮宴。社饭是在一碗饭上,平铺上煮熟的猪羊肉、腰肚、肺及鸭肉等各种肉片,再佐以瓜姜。社糕则是用糖面等蒸出来的糕,上面插上五色的小旗,过去很多节庆都有这种糕点。秋社的社酒据说可以治聋,所以陆游有“社酒家家醉”及“微聋自乐不须医”的诗句。社日还有“社翁雨”说法,据说社公、社母不饮旧水,所以社日一定要下雨,称之为社雨或社翁雨。
起 居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从秋分节气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凉燥。秋分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
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这类病症虽不是大病,但如不及时治疗,病邪便会深入,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发生其它病变。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现象,所以应及早治疗和预防。
人患此症,是由于体弱,不胜凉劲肃杀之秋气的侵侮所致。要防止秋燥症,就得增强体力,提高抗病的能力。适应气候变化,坚持身体锻炼。秋季身体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故应尽量少吃辛辣之品,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则,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要少吃,而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瓜果蔬菜可多吃。要多喝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果汁饮料等,这样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老年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如选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也可烹制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梨(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服食。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这天她抱病在床,薛宝钗前往探视,谈及“食谷者生”时说道: “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看,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里,薛宝钗引用的便是我国传统养生中有关五行生克的原理,不过她的论述似乎还有些欠妥处。因为时值金秋,酉金独旺,而木被金克而死,火此时被囚而不能克金,土因生金而休。相应人之五脏为此时肺旺。而肝脏、心脏和脾脏处于衰弱状态中,自然就不存在肝木克胃土一说了。不过以平肝健胃来养肺的方法还是可取的,因为土可生金,人的消化系统强健则对肺会有所生助,但脾胃功能过盛却对肝脏有所不利,所以药方中在健胃的同时要考虑对肝有所扶助。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祖国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另外,胃病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要盲目地挨冻而冻出病来。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胃病患者还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运 动
一、秋分八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 “动主阳明五气。时配足阳明胃燥金。坐功:每日丑、寅时盘足而坐,两手俺耳,左右反侧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积滞,胁肋腰股,腹大水肿,膝膑肿痛,膺乳气冲,伏兔譬外廉足跗诸痛,遗弱,矢气,奔响,腹胀,髀不可转,胭似结,踹似裂,消谷善饮,胃寒,喘满。”
天文学上将秋分定为北半球秋季的开始。(春秋繁露)说“秋分者,阴阳相关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与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在我国,春分后阳光日照时间越来越长,白天在延长,夜晚在缩短,阳长阴消,生机趋向旺盛;秋分后阳光照射时间逐渐缩短,渐渐白天时间短,夜晚时间长,生机趋向衰减。本法以“秋分”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秋分时节锻炼,可于秋分时开始,练至寒露为止。《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胴踹足皆病,……病反暴痛,胸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其论虽是针对金运太过之年立论,但就一年四季而言秋燥之偏盛,燥邪伤人也可表现为肺的病变及金气太过而乘肝木的病变,文中唐述本法主治病症即屑此类,如坚持采用本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盘腿而坐,双手捂住耳朵,左右方向扭身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风
湿积滞、腰胁麻木、腹部积水、膝盖肿痛、胸部气涨、外翻足等,以及便秘、放
屁、腹胀、双腿麻木、两臂酸麻、甲元口干,胃寒气短等。
二、腰臂俯仰功
适应病症:调和五脏及腰背疼痛。
具体方法:双腿跪在硬板床上,两手伸展向前俯身撑按。左肘微屈以左肘支撑左侧身体,左肋左侧腰胯,向左下侧转动,侧靠在床板上,意念想气从腰胯背处散开。再右手肘微曲,以右肘支撑右侧身体,右肋右侧腰胯,想右下侧转动。右侧靠在床板上。意念想气从腰胯背处散开。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6遍。然后仍跪在床板上,两手高举过头顶,头与手一齐向后仰,此时可有冷气从脊背出来的感觉,向后仰Ⅱ2次。腰为肾之府,运动腰部有益于增补肾气,去淤滞,行气利于培养元气,疏通足少阴肾经和督脉,使正气充盈,气机畅通。
三、运耳按头功
适应病症:头发早白。
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面向东方正坐,全身放松,女性将头发散开,两眼轻轻闭起来,意念想后腰肾命门穴,排除杂念,两手握拳,大指在内,两拳握紧,掌心向上,深吸一口气,闭住,使清气充盈体内,到闭不住时,分3次由口呼出,呼气时发“嘘”字音,以引出体内邪浊之气,然后左手抬过头顶,揪住右耳尖,向上提拉12次,右手抬过头顶,揪住左耳尖,向上提拉12次用手指肚由前头顶向后,向两侧作梳头动作36次,然后静坐自然呼吸5分钟收功。
四、低头触地功
适应病症:使头发乌黑不白,柔软滑润,头发葆春.
具体方法:平坐于硬板床上,两腿伸平,身体正直,全身放松,两手按住同侧膝盖,身体前俯,使头尽量靠近小腿,每次前俯身时间,尽可能保持时间长此,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向前俯身头能不费力的挨住小腿后,可将两脚展开约
五、梳头点穴功
适应病症:脱发。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两眼平视松肩垂时,两臂左右展开,向前上划弧,至胸前两掌相合,两手内劳宫穴相贴,勿用力,意念两掌掌心5分钟。两手梳头108次,梳到头皮有轻微疼痛为好,然后用两手食指点按百会穴36下。两手搓风池一上一下为一次,搓36次。
饮 食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把食物的性能归纳为三大类,即寒凉类、平性类、温热类。其中以常见的三百多中食物统计数字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
就其作用而言,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这类食物包括有西瓜、甜瓜、香蕉、甘蔗、芒果、枇杷、苹果、梨、柿子、荸荠、菱角、桑葚、西红柿、黄瓜、苦瓜、冬瓜、白萝卜、丝瓜、莲藕、茭白、竹笋、慈姑、厥菜、马齿苋、芹菜、淡豆豉、海藻、海带、螃蟹等等。
温热性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其中辣椒、花椒、芥子、鳟鱼等为热性食物,樱桃、荔枝、龙眼、杏、石榴、栗子、大枣、胡桃仁、大蒜、番瓜、生葱、姜、韭菜、小茴香、鳝鱼、鲢鱼、淡莱、虾、海参、鸡肉、羊肉、鹿肉、火腿、鹅蛋等为温性食物。
平性食物有李子、无花果、葡萄、白果、百合、莲子、花生、糠子、黑芝麻、黑白木耳、黄花莱、洋葱、土豆、黑、赤、黄豆、扁豆、豇豆、圆白菜、芋头、胡萝卜、白菜、香椿、青蒿、大头莱、海蜇、黄鱼、鲤鱼、猪肉、猪蹄、牛肉、甲鱼、鹅肉、鹤鹑、鸡蛋、鹌鹑蛋、鸽蛋、蜂蜜、牛奶等等。
我们在乎日的饮食搭配上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做到因时、因
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证用膳,这也是避免机体早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的
重要条件之一。
古代大诗人陆游曾作诗曰:“世上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清。只将食粥致神仙”。粥能和胃补脾,润养肺燥.若能食用药粥更有奇妙之处。通常秋燥热不减。可以煮梨粥,菊花粥,芝麻粥,栗子粥。值得一提的是,金秋板栗香.香甜可口又营养。栗子煮稀饭,健胃健脾。补肾强骨。通俗说:“腰酸腿软缺肾气,粟子稀饭寒补剂。”此时秋季的水果已全部成热,梨、柿子、苹果都是具有预防秋燥的水果,应适当地食用。可是秋日的柿子。要注意不要饿着肚子吃.以饭后吃为最好。因为柿子里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单宁和胶质,遇酸会凝聚成硬块。清代名医王孟英推荐“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秋天,饭后吃上一两只,润肺。清火,止燥咳,通便秘,对保健是有益的。
百合也是秋季适宜食用的蔬菜。百合属草本植物,夏季开花,秋季采挖,可供食用,也可药用,秋季气候容易伤肺叶,易致皮肤干裂,口干舌燥,咳嗽少痰等病症,而百合味甘微苦,性平,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正可缓解以上症状。羽过因百合性偏凉,胃肠功能差者应少吃。此时百草渐摧,唯有菊花正争妍斗艳。其实菊花对养生保健很有益处的一种花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菊花的品种有三千之多,除供观赏外,还能人药和食用,菊花制酒,清凉甜美,强身益寿,陶渊明说:“酒能去百病,菊能解制颓。”菊花可凉拌炒食,也可制糕煮粥泡茶或以菊花作枕。菊花有清肝明目,降压去火,强体延年之功效,所以古人认为常食菊花便可长生不死。不过低血压患者还是少食为妙。
食疗方:
1.油酱毛蟹
配料:河蟹
做法: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蟹肚被斩剖处摸上千面粉。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将蟹(摸面粉妁一面朝下)入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2.海米炝竹笋
配料:竹笋
做法:竹笋洗净,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放入沸水锅中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汤少许,加味精,将竹笋倒入锅申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3.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
做法:甘蔗洗静榨汁,高梁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梁米通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4.板栗烧仔鸡
配料:仔母鸡一只(约重
做法:1.仔母鸡宰杀去毛,去掉內脏、头、爪,洗净,切下颈项。将鸡劈成两半,把胸翅部位切成六块,其它部位切成2.4厘米见方的决,鸡腿砍成两节,鸡颈切成3厘米长的段,鸡肝切成四块,剖小方格花纹,用刀将板栗的壳面砍成一字形,放入沸水锅中,在旺火上煮5分钟,取出脱壳,剥去內皮;2.炒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鸡块炸5分钟后,用漏勺捞出,辖尽锅中余油,加鸡汤、板栗、酱油、精盐、白糖、鸡肝,用旺火烧10分钟,至肉块松爽、板栗粉糯时,再加猪油、味精、蒜白,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盛盘即成。
功效:补肾去寒,润肺除燥。
5。炸蟹丸子
配料:蟹肉
做法:1.肥肉剁成粗泥,蟹肉改刀盛入碗內。加上葱姜末、精盐、味精、料酒、芝麻油,打入鸡蛋,倒上面粉拌匀,然后挤成直径为1厘米的丸子;2.锅內加上花生油
此方可增强体质,预防秋燥。
6.香菇板栗
配料:水发香菇
做法:1.先将香菇切片,板栗用刀砍一下,刀入栗肉3/5,皮壳要相连,放入清水锅內烧开约1分钟,栗壳裂开时,趁热剥去外壳和內皮,栗肉用刀切成厚片;2。锅烧热放入豆油,将香菇、板栗片同时下锅煽炒,随即加入酱油、糖、姜末、鲜汤烧开后,改成小火焖3分钟,再改用旺火,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淋入香油,即可装盘。
此方益智补肾,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7。全福豆腐
配料:豆腐2块,鲜蘑
做法:1.香菇入沸水中泡软,去蒂。青菜留菜芯,修去叶根,烫至碧绿,凉水冲凉;2.炒锅上火,烧热,用油少许滑锅, 舀入素油烧热,每决豆腐用刀切5片,入锅煎至两面金黄,添酱油、白糖、精盐、清水一碗,放入香菇、鲜蘑、菜芯,焖烧至汤汁浓稠,离火;3.取大圆盘一只,用筷子将莱芯装入盘中铺底(根向外),豆腐放在荚心上.再将香菇摆豆腐上.最后摆上鲜蘑,成绿、黄、黑、黄四层。炒锅继续上火,将汤汁用湿淀粉勾上芡,浇在全福豆腐上即成。 此方可预防因营养不良所致的秋季各种疾病。
8.白汁五柳鱼
配料:白鲢鱼1条(
做法:1.把鱼收拾干净,胡萝卜、黄瓜、葱都切咸3厘米长的细丝,姜、蒜适当切丝,用精盐、味精、胡椒粉和水淀粉兑汁待用;2.锅中放适量水,烧开,鱼下锅煮熟,捞出放盘中,鱼汤待用;3.锅烧热,放适量油,把葱、姜、蒜下锅稍炒,再把胡萝卜、黄瓜入锅,烹入兑好的汁.炒熟,浇在鱼上即可。此方可治疗秋燥,健脾益胃。
9,桂花炖鸭
配料:光鸭1只(约重
做法:1.光鸭內外用盐擦匀;2.将料酒、桂花糖放入大碗內调匀,把碗置于沙锅內,碗外注清水过半,上搁一井字形竹架,将鸭的破腹处覆于井口上,防止弄翻碗中佐料;3.沙锅置旺火上煮1小时,改用小火炖30分钟,蒸至香味扑鼻为止;4.开锅,取掉大碗。放鸭于锅中(锅中存水很少),将碗中余汁浇于鸭面上即成.
此方可滋补阴气,预防秋燥。
10.鲜莲子鸡丁
配料:鸡脯肉
做法:1.将鸡脯肉去筋切丁,用蛋清和湿淀粉氽好。把香菇、玉兰片、火腿切成小菱形块。将鲜莲子汆一下,凉后去皮去心,再用开水氽一下,沥去水分待用;
2.将鸡丁用热油滑至七成熟,沥去油,再放入配料及味精、料酒、盐少许,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鸡油
功效:此方可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11.八宝全鸭
配料:填鸭一只(约重
做法:1.填鸭开膛、除去內脏、洗净。放入热水锅中翻氽一下,捞出后用冷水洗净;2.江米淘洗干净;莲子泡软,去皮和心、分成两半,香菇、笋、火腿切丁;3.取一个大碗,放入江米、香菇、核桃仁、龙眼肉、莲子、笋、火腿丁,加水上茏蒸熟,制成八宝江米饭;4.用一铝锅(或大炒锅),放入半锅水,上火烧开,将洗净的鸭子下锅,加葱段、姜片。锅再度开时,移至微火上烤,鸭子煮至九成熟时捞出。将煮鸭原汤內的调料捞出,撇去油,过箩备用。待鸭凉后,从脊背处将骨退出(折骨时要注意保持脯面整齐),脯朝下码放在一个大碗內,碎鸭肉放在上边。最后将八宝江米饭摊在上边,上笼用旺火蒸透,置于盘內;5.把大炒勺放在旺火上,倒入煮鸭的原汤,加料酒、精盐、味精,烧开后,浇在鸭身上即可。功效:此方可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12.清蒸鲥鱼
配料:鲥鱼1条(约重
做法:1.鲥鱼去內脏及鳃(不要去鳞),洗净。香菇用开水泡发洗净,除去根蒂。玉兰片切成薄片。西红柿用开水烫过,撕去皮,切斜决,洗去籽。油莱芯洗净,用开水烫一下。葱切斜块,姜去皮切片,精盐、料酒、味精和
功效:此方可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13.蘑菇烩兔丝
配料:兔肉
精盐、白糖、肉汤、水淀粉、料酒、胡椒粉、麻油、葱丝、熟猪油、生油各适量。
做法:1.兔肉洗净切成丝,盛入碗內,加蛋清、淀粉、料酒、酱油拌匀;
2.烧热油锅放入生油,油热至五成时,将兔丝下锅散炸至熟,捞出沥干油。原锅內投入蘑菇、冬菇、姜,煽透后烹入料酒,加入肉汤、味精、盐、普油、白糖、胡椒粉、麻油、兔肉,待烧滚后,用水淀粉勾稀芡,加入少许猪油推匀,撒上葱丝盛入盘內即可。
功效:此方可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力。药 品
感冒咳嗽验方
1.将白萝卜
2.白萝卜
小儿感冒验方
此节气中人们易患感冒、咳嗽等病症,尤其是小孩,由于身体虚弱,更是应当做好预防,并且由于很多感冒药有副作用,所以小儿用药应当谨慎,所以在此专为小儿感冒、咳嗽准备了一些验方。
1。小儿感冒方。组成:银花
功用:辛凉解表,宣通肺气。
主治:感冒。症见发热微汗,鼻塞流涕,咽红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现者。
加减:感冒身热不退加柴胡
2。小儿感冒方。组成:金银花
用法:每日1剂,两煎,共煎成100毫升,分2一 3次温服,年长儿可1次顿服。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3.小儿流行性感冒方。组成:柴胡
用法:此为8岁儿童用量。水煎分3次服,3小时1次。不及6岁者减1/4~1/3量,超过10岁者增1/4-1/3量。第一剂饮完,继用二剂,睡时停服。一般4刑体温下
降,恢复正常,得微汗而愈。
功用:清热透表解毒,和解少阳。
主治: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热咳嗽,身上少汗,脉搏浮数,高烧持续不退,注射抗生素、服解热药物无效者。
加减:临床投与此方,遵照既往经验,凡有气喘现象加厚朴6
4.小儿流行性感冒方。组成;淡豆豉
制用法:糖颗粒散剂。每包1.
功用:散风清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荨麻疹。
5.小儿咳嗽验方。组成:茯苓
功用;健脾燥湿,清肺化痰。
主治:小儿咳嗽。2岁以內婴幼儿多见。多有宿痰,喉间漉漉有声,摸之胸背有震手之感,常兼大便溏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缓,病程迁延易复发,证属脾湿肺热型。
加减:痰多喉间痰呜难出者加海浮石、生蛤壳、生牡蛎各
6.小儿咳嗽验方。组成:荆芥
用法:开水煎汤,分多次服。
功用:疏风清热,润肺止咳。
主治:风热咳嗽。症见咳嗽无痰或痰稠色黄。微热,汗出, 口渴咽干,鼻塞流黄涕,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指纹显浮深红。
7.小儿咳嗽特效验方。组成:冬花
用法:开水煎汤,分多次服。
功用:润肺止咳。
加减:风热加苏叶、杭菊、南豆花;肺热加泻白散、麻杏石甘汤;喘加银杏10粒(炒);偏寒加小青龙汤、二陈汤;肺燥加沙参、百合、瓜子仁;脾虛加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莲子肉、大枣、茨实;挟湿加四苓散(胃苓汤);署湿加青蒿、滑石、甘草、香薷。
房 事
古人认为。合理的房室生活可以使人体阴阳得到调整。在房事养生方面,有不少经验和总结。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即明确地告诫世人,若醉酒滥行房事,可使精气衰竭、真元耗损、形体气血虚弱,加之不能控制自己的淫欲,纵情以求过度的性快感,故常损寿命,不到五十岁便年老体衰。该篇还认为,在寡欲淳朴的心境下,可达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的境界。这是合于养生之道的。故(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进一步提醒人们,在房事养生上,如能做到增八益、去七损,则阴阳气血调和而长寿。如不能做到这些,则常可早年衰弱。愚昧纵欲的人因对此认识不足而常早衰;聪明寡欲的人因遵此养生而常长寿,且身体健康,青春久驻。
在《灵柩.五音五味篇》中还指出逞性欲而思虑忧郁可伤心,醉酒纵欲、汗出伤风可损脾,性事太过、出汗人浴則可耗伤肾气。故善养生者宜远色欲,乐恬淡。
古代医家对房事一致认为,男女性事的谐和协调,使能达到“神和意感”的境界。认为如夫妇性生活长期不和谐,則“非直损于男子,亦乃害于女人”。并且性生活宜有节制,不可频繁放纵。故意压抑性欲,也常有碍健康。如夫妇刻意不行房事,则多易引起气血闭塞和壅滞的病痛,身心受到压抑和闭滞,导致患有各种疾病而减寿。古代医学家还认为男子百闭(不射精或逆行射精)、阳痿、早泄;女子月经失调、阴冷、性欲低下等症,一般可通过某些简易的气功导引,或改变性交姿势或体位得到治疗。
“活子时”修炼法便是古代房中术增强体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也普遍受到古代医学家的认同。 “活子时”不同于予时,它是指人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处于最快乐的时候。一个人在一天之中,要时时刻刻返现自身,一旦发现自己身心开始变得愉悦时,便可修炼。修炼即感受这种快乐,不让它白白流逝,不用思维去游移、联想,也不去想是什么外在事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而是应该细心去体会这种快乐,感觉它在我们的身体內是怎样静静流淌的。并且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地日积月累,“活子时”发生的频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古代房事养生还很重视男女双修。真正的双修(男女双修双补)之道,不是把异性作为一件发泄情欲的器具,而是当作一扇通向广阔宇宙的虚空的大门!通过交合和返观(体会快乐),是和整个宇宙在交换能量——采摄虚空中的元气。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如此,所以能量的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見,古代房事不是单纯的发泄情欲,而是对身体和心灵的一种修炼,所以在房事牛才能平衡阴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