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立冬 > 正文
  • 立冬时节养生总动员

  • 来源:中医药信息网 作者: 时间:2008-08-16 11:01:22
  • 核心提示: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北京人这两天已经感受到了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从这个时节开始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人体阳气也随之容易受到损伤。   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北京人这两天已经感受到了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从这个时节开始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人体阳气也随之容易受到损伤。

      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中医主张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阴阳相对平衡。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人的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炎的发作。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人死亡的最高峰。因此,冬季养生也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作或是加重,要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全面入手。

      饮食养生应温补

      冬天天气冷,人体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冬日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用以防病强身的传统。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体内,滋养五脏。

      中医认为冬季对应人体的“肾”,而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咸入肾,咸味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此外,还应多吃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羊肉、狗肉等,桂圆、胡桃、核桃、栗子、大枣、山药和木耳等。当然菜也不可少,如黄豆、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冬季应少吃寒冷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和葡萄。

       冬季食疗因人而异

      食疗要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而不同。脾虚、气虚的人,表现为乏力、气短、厌食、腹胀、大便偏稀、怕冷,可选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糯米、大枣、扁豆、山药、胡萝卜、栗子等。

      一些人到了立冬以后四肢冰凉、怕冷,早早就把毛衣、秋裤穿上了。中医认为这大多是阳虚体质,阳气不达四末(四肢)所致。饮食可选羊肉、鸡肉、狗肉、胡桃肉、大枣和桂圆等。

      起居养生重防“寒”

      早睡晚起,上班族别熬夜。入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室温应保持恒定坚持开窗换气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元阳。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得上感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到22摄氏度之间为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医生处方

      冬季防寒——从背、足做起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

      背部保暖方法:穿一件贴身的棉(羽绒)背心就好。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下起”。因为脚是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

      足部保暖方法: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温度以50至60摄氏度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精神养生宜平和

      在冬季,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藏”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操作方法一是要能调控不良情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二是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也是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运动养生要保暖

      冬季锻炼仍不可少。但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少量练习,要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医生处方

      锻炼要根据体质年龄定项目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