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 寒露 > 正文
  • 寒露养生

  • 来源:《二十节气养生》 作者: 时间:2007-01-30 09:20:00
  • 核心提示: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雷花浓.实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雨雷声菜价增. 风 俗 寒露时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度,时值公历的10月8日前后。此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所这称之为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

    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雷花浓.

    实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雨雷声菜价增.

      

      寒露时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度,时值公历的108前后。此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所这称之为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由于此时阴天少,所以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素有秋高气爽之称。

        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中的大水指的是大海,古时传说海边的蛤贝类,是由三种雀鸟潜入水中变成的。深秋天寒,雀乌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九九重阳节,人们有登高、佩茱萸及饮酒于高处的风俗。这一风俗原是为了避邪,源于东汉,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当时有名费长房者,颇擅仙术,能知人间祸福。一日,他对其徒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全家有难,但如能给每人做一红布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去登高,并在山间饮菊花酒,即可幸免于难。桓景照办,果真九日晚间,全家从山上回来后,见家中鸡、犬、牛、羊俱已暴死。事后,费长房告知,此乃家畜代为受祸。这种神奇故事经过传播,便形成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茱萸是味药材,《本草纲目》讲其辛辣芳香,性温热,功能治寒驱毒。晋代《风上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古人以阴阳论事物,偶数阴、奇数阳,九为最大的阳数。九而重,阳盛极,阳亢则为灾,需要禳解。茱萸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菊花得四时之气、金水之精,能息风除热。重阳时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使身体免受初寒所至的风邪,由此可见此风俗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旧时,北京人登高饮酒的风俗很盛。南城可到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北城可到蓟门烟树,远一点可到西山八刹。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如今,北京人登高习惯更盛,景山、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八大处还举办九登高节,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此时最易流的疾病,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当环境气温低于15时。上呼吸道抗病力则下降。因此,着凉是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要适时更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此时,哮喘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

        对于老年人来说,此时真可谓多事之秋,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便是心脑血管病。由于气温开始明显地变冷,于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从这月开始成了多发病。这是因为:第一,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第二,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

    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第三,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

        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或是有病史的患者,要从寒露节气开始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O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应当多吃一些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并应保持大便通畅。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5.清晨去厕所时,应改蹲式为坐式,大便时间不能太长,适当控制时间。6.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燃。

        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研究认为,10月末至11月初是高血压病发作的第一高峰期。据临床统计,90%以上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此时的中风病人明显增多与气温低、气压高密切相关,预防中风,要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病的治疗.做好家庭急救与护理。

        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还要科学调理饮食、合理药物防治,改善居室环境,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哮喘病人对此节气的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另外,食物和空气中的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因此,首先要弄清引起哮喘发作的致敏源,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此节气会骤然增高。中医认为,这是秋燥伤肺所致。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综上所述,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走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此节气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弓l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如经常登高远眺,可使

    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既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不失为调节精神

     

        一、寒露九月节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阳明五气。时本足太阳膀胱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冲动,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巅痛,头两边痛,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虐乱,诸痛。”    

       时至寒露,天气更凉,阴气渐长,万物趋向收藏。本法以寒露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寒露时开始,练至霜降为止。寒露时节人体疾病多表现在足太阳膀胱神经的病变。足太阳膀胱起于目内眦,经额上行,交会于头顶部。其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内,络于脑,复出于外,分别下项,下行会于大椎,再分左右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其头部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向两侧下行至耳上角。其腰部支脉从腰分出,挟脊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部下行至胭窝中,另有支脉从后项分出,下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背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胭窝中,下至腓肠肌中,向外下至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至小趾端,主要病症即原文中所述的头项强痛,碍,疟,狂癫,目黄,腰脊痛等,采用本功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正坐,双臂高举、耸身向上,左右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冲动、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巅痛、头两边痛、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虐乱、诸痛、双睛外努、头颈拔痛、腰部骨折、痔疮、疟疾、癫狂、偏头痛、头顶痛、眼珠发黄、迎风流泪,鼻出血等杂症。

      二、委中观想功

      适应病症:腿脚抽筋,关节炎,防治下肢瘫痪。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意念观想两腿后面胴窝处的委中穴,久练此功可促进下肢的气血循环。每次练功要在20分钟以上,每天早晚各练1次。

      三、脚肆葆春功

      适应病症:治阳痿,性功能衰退。

      具体方法:平坐在椅子或沙发上,用温水洗脚后,搓左右脚心各108次。掠大腿内侧,由膝盖内侧开始向上一直掠到腹股沟,左右各掠108次,每晚睡觉前做一次。

        具体方法:双腿并拢站立,双臂自然垂下,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却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身体直立,头向后仰,自然呼吸24次,两小臂交叉,左手扶按右肩井,右手扶按左肩井,两手扶按左肩井,两手不动,两肘高抬过肩,姿势摆好后,两肘同时向下再向上摆动,一上一下为一次,适应病症:头痛、颈强、鼻酸、咽喉肿痛,中风不语,癫狂等症。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尖紧贴风风巿空,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意念观想枕后止中人发际一寸处,风府穴,每次练功时间要在20分钟以上,每日早晚

    各练功1次。   

        六、按目明穴功   

        适应病症:眼球充血、视力减退,泪腺炎。   

        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用两手中指接点目明穴108次,每天早晚各点按1次。目明穴位置。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   

        七、阴阳回謇功   

        这套功法能调动人体潜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特别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功法分两套,第一套用于早晨练习,第二套用于晚间练习。   

        早晨最好是天刚破晓,晚上最好是夜半入夜。每次练功和每节动作所需的的间要因人而异,自己掌握,动作要自然,不能过分机械。练功避免在饭前半小爵和饭后一小时之间。   

        练功地点应选择环境清新幽静、舒适的地方。   

        第一套:     

        预备:面朝东方,闭目静心,收敛心神,全身放松头正颈直,两手自然市垂,脚尖向前,不可内外八字,与肩同宽。两拇指向掌心处弯曲护住劳宫穴。 

        呼吸要领:要吸多呼少,即胸式呼吸法,吸气时要做到静、深、长、匀。呼气时要做到细、缓、绵、悠(此呼吸方法要慢慢体会,在练功时不要过分追求)

        起式:

        舌尖环绕摩擦上下内齿龈,左右各三次,有唾液后心平气和地顺前正中线咽人丹田。

        两手臂自然放松抬起,左手掌心朝上对准东方的太阳互应。右掌心向下与地下泉水互应。意念先在左手劳宫穴采集太阳放射精华之气。后意念在右掌心劳宫穴与地下泉水沟通。同时左右手上下摆动采集天、地阴阳之精气(动作和意念要相互和谐)

        左手掌心前区部位,劳宫穴与心脏内外沟通互应。右手掌心朝右肋下,劳宫穴与肝脏沟通互应。意念在左右手,把采集阳气和阴津贯人心、肝两脏。切勿掌心接触胸前区和肝脏部位。

        左手离开心前区,掌心向下,右手离开肝脏部位掌心向下,两手掌心相对,互应沟通做抱球动作。意念在两手之间,柔成一个真气球。球形成后,应收腹提肛。抱球贯进丹田,两手重叠放在丹田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少倾片刻。

        双手轻轻按摩丹田,左右各三次与此同时舌尖环绕摩擦上下外齿龈。左右各三次(二者频率速度方向应相同,有津液后再次咽人丹田)

        放腹松肛,全身放松意收丹田10分钟后,双手指起相对摩擦生热后,干洗脸。次数不限。

        轻轻睁开双眼目视远方片刻。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本套功法主要体现天地人相应的观点,采集阴阳之精气,激发和增强人体的元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可以防病益寿。

        心主血脉为人体中的阳脏,心为阳中之太阳,因此要采集早晨太阳纯阳之气补养心脏。肝藏血,肝阴易虚,肝阳易亢,因此采集大地的纯阴之气,滋养肝脏。古人云:“天为阳,地为阴,天在上故属阳,地在下故属阴。火为阳,水为阴”。对人体有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之为阳(),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物质称之为阴()

        练功抱球一节,主要沟通阴阳,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练功时应细细体会。真气球贯人丹田后揉腹和摩擦外齿龈配合好,有津液咽人丹田,与采集的大自然真气融合贯通。《素问。六节脏象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本套功法主要是练心练肝,心肝两脏都与神志活动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心藏神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肝两脏相配合,血液旺盛,共同维持了神志活动正常。肝藏血、血液旺盛则滋养肌肤,肌肤滋润则不衰,保持青春常立。心其华在面,心气血旺盛面部肌肤得到滋养,面色红润而有光泽。所以本功法不但可以治疗疾病,也可抗衰延寿,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第二套功法:

    预备:直坐立,两脚平行落地,面向西北角。做到心无杂念,平心静气,  毋使走泄,凝视调息。       

        起式:

        双手枕后交叉(十指交叉)两拇指按揉风池穴十次,与此同时舌尖轻点上  腭十次(二者速度频率相当)。有津液后心平气和缓缓咽人丹田。

        仰目观星月片刻后,双手从枕后拿下放在膝上,头正颈直,与此同时意念  用百会穴观赏星月之光(即:用百会穴与星月,通过一条光带相连起来),有时  可有热胀麻等感觉。   

        以手抬起重叠,用劳宫穴压住百会(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与此同时用意

      把百会采集精气顺督脉导引至两肾之间命门处。意守命门片刻。此时的呼吸要领是:采用逆式呼吸法。开口吸气,闭嘴呼气。开口吸气同时收紧小腹,将气充满整个胸腔为止。呼气应闭口,用鼻子呼气将胸腔气全部排除,同时鼓起小腹收胸腔(逆式呼吸三次后,恢复正常呼吸法)

        双手在百会穴处拿下,顺人体前胸滑向丹田,再从丹田顺带脉(腰部)滑向后面,双劳宫穴护住双肾。自感双肾区发热为止。同时要想像命门处形成一团火球,向下导引至会阴部位停留。球包绕会阴部。

        双手从肾区再顺带脉滑向丹田,双手重叠护住丹田穴。

        做收小腹提会阴动作,此时要想像阴部精气,随同命门之火一同归人丹田。

        站立起来,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功法完毕。

        功法机理: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又主纳气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水液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本套功法主要采集夜间星月之阴精,顺督脉导引下命门与先天之命门之火融合为一,来补充温煦肾阴肾阳。肾阴肾阳元阴元阳,只有肾阴阳充足,才能生机蓬勃。用现代医学讲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

    时食之。   

      命门为元气的根本,是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因此意守命门火球和导引至会阴部,要细心体会,乃是炼精化气的过程。

         

        此节气中的秋燥易引发人们患有肺炎、哮喘及中风等疾病,故此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润肺祛燥和治疗中风的食疗方。   

      食疗方:

      1.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大枣20枚、莲子20、银杏15粒、粳米100、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2.山药桂圆浆

        主治:中风。

        配方:鲜山药100,桂圆肉15。荔枝肉35个,五味子3,白糖适量。

        用法: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荔枝、五味同煮成浆汁,加入白糖,晨起或临睡前饮食。

      3.核桃栗子糖羹

      主治:中风。

      配方:核桃仁3050,炒熟栗子3050,白糖适量。

        用法:先将熟栗子去壳,再与核桃肉同捣如泥,加入白糖拌匀即成,不拘

        4.海蜇马蹄汤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海蜇头60,鲜荸荠60

        用法:两者同入锅内煮至荸荠烂熟。海蜇头、荸荠蘸酱油吃,饮汤。 

      5.龟血炖冰糖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拳头大小乌龟3只,冰糖适量

      用法: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放入碗中,隔水炖熟。随量温热服。   

        6.对虾米酒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对虾适量。   

        用法:取对虾以米酒浸服。

        7.牛肉膏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嫩黄牛肉1000

        用法:洗净,水煮成肉糜,去渣取液。再熬成琥珀色收膏,每次1小杯。

        8.鲫鱼糯米粥

        主治:中风后遗症。

        配方:鲫鱼一奈,去脏、杂洗净,糯米50

        用法:同放锅内加水煮粥,每周服二次.连服9周。

        9.红枣栗子焖鸡

        主治:中风后体虚。

        配方:红枣15个,栗子150,鸡一只。

        用法:先将鸡切成块,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入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10.羊乳羹

        主治:肾虚,中风。

        配方:羊乳合脂适量。

        用法:羊乳合脂作羹食之。

        11.芹菜汁

        主治:预防中风。

        配方:鲜芹菜1把。

        用法:鲜芹菜开水洗净,切细捣汁,每次饮服半杯。

        12.荞麦叶茶

        主治:预防中风。

        配方:荞麦叶印克。

        用法:荞麦叶煎汤代茶,以防止高血压引起的中风。

        13.牛奶柿子汁

        主治:有中风倾向,高血压。

        配方:柿子250,牛奶一杯。

        用法:柿子榨汁,用牛奶调服,每次半杯。   

        注:柿予过食会使肠液分泌减少而导致大便干燥。此外,柿子中的鞣酸易与铁质结合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故缺铁性贫血患者不易食柿。

         

        中风后遗症.

        1.大活络丸。主要成份:蕲蛇,鸟梢蛇,麝香,威灵仙,冰片,天麻,红参,全蝎,何首鸟,贯众,肉桂,黄连,乌药,广麝香,乳香,没药,豆蔻,黄岑,木香,龟甲,当归牛黄,血竭,天南星,沉香,松香,僵蚕,防风,补骨脂等共48味。

    功效: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盘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萎痹痛,盘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行走不便,胸痹等症.

    用法: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丸,一日12次。

      2.中风回春丸。具有活血化瘀,舒盘通络之效,适用于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218,一日三次,或遵医嘱。

     

    阳痿早泄

    1.锁阳酒

    配方:锁阳30,白酒500毫升。

    功效:益精壮阳,养血强筋。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无力,遗精滑泄,精血不足等症.

    做法:将锁阳浸泡在白酒中,7天后弃药渣,装瓶饮用.每天2,每次15-20毫升.

    2.菟丝子酒

    配方:菟丝子30,五味子30,白酒500毫升(或米酒).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目昏,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做法:将菟丝子、五味子装布袋,置净器中,用白酒浸泡,7天后弃药渣饮用。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

        3.板栗酒

        配方:板栗500,白酒1500毫升。

        功效:滋补心脾,补肾助阳。适用于男子阳痿,滑精等症。

        做法:洗净板栗,逐个切口,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性交前适量饮用。

        4.韭菜子酒

        配方:韭菜子100。米酒500毫升(或高梁酒)

        功效:助阳固精。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等症。

        做法:韭菜子研碎、浸于米酒中,7天后可饮用,每天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5.石燕酒

        配方:石燕25只,高粱酒1000毫升,盐、姜、葱、醋各适量。

        功效:添精补髓,壮阳益气。

        做法:石燕去毛和内脏,加四味佐料炒熟,用酒浸泡3天。

        6.鹿茸酒

        配方:嫩鹿茸6,山药片10,白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助阳。

        做法:将嫩鹿茸切片,加山药片装布袋内,置酒中浸泡7天,即可饮服。

        7.蛤蚧酒

        配方:蛤蚧l对,黄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壮阳,平咳止喘。做法:将蛤蚧去头、足、鳞,浸于黄酒中,20日后可服用。

     

        秋季往往是男性阳痿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据有人统计1102例阳痿病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者共有"72人,其分布是:秋季386人,占50%;夏季116人,占15%;春季39人,占5%;冬季231人,占30%。说明在秋季阳痿病的发病率高。

        阳痿是男性生殖器痿弱不用,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种病症。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国内的离婚案中,有34是由女方提出来的,其中有大部分是因为丈夫患有性功能障碍,尤其是阳痿。

        精神因素是引起阳痿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约占发病总数的85%一90.例如夫妻关系不睦,对女方怀有敌意;或夫妻间的性生活互相配合不和谐,没有得到理想的性满足,对性行为引起反感,导致阳痿发生。性交环境不适,如一屋内多人居住,性交时有戒心或有顾虑,也可以导致阳痿。但有不少人发生阳痿,是由于缺乏性的知识,心中恐惧,害怕性交失败而使女方不满意,于是就形成阳痿;或某次性交不满意,就误认为自己有阳痿等。由于这类人有疑虑或恐惧心,每次虽有性的要求,但到准备性交时,思想上又出现紧张、害怕、担心的念头,结果反而使勃起的阴茎软缩,不能性交。除此以外,手淫过度及房事过度,也是

    引起阳痿的常见原因。房事过多,特别是重复性交,即一次性交时,又连续再性交,由于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阴茎勃起及射精。日久,勃起神经中枢呈抑制状态,就会产生机能性阳痿。还有一类阳痿属器质性,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得到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与肝、肾、阳明三经有关,临床上可分以下几类:

    1.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不举、舌胖润、脉多沉细,当温补肾阳,用右归丸加减:熟地lO克、山茱萸8、枸杞子lO克、菟丝子10、肉桂8、附子10。巴戟天10晓、仙灵脾15、阳起石8、鹿角胶8

          2.心脾虚损:症见阳痿不举、心悸健忘、不思饮食、舌淡脉弱,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0、白术10、茯苓8、黄芪30 、桂元肉8、酸枣仁8、木香3、当归10、菟丝子lO克、补骨脂10

        3.肝郁不舒:症见阳痿不用、胁肋胀痛、脉弦,宜疏肝解郁,用逍遥散加减:柴胡lO克、白芍lO克、当归10、白术9、茯苓8、菟丝子8、甘草5、香附5、补骨脂10、枸杞子10

        4.湿热下注:症见阳痿不举、阴囊潮湿,小便赤涩、苔黄腻、脉弦滑,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黄芩10、车前子10、栀子6、泽泻8、木通6、萆藓8、黄柏6、苍术30、薏苡仁60

        除药物治疗外,亦可采用针灸疗法:取肾俞、命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八谬。每次选3-5穴,毫针刺用补法,或针灸并用。饮食疗法可选韭菜90,洗净切段,羊肝120切片,铁锅急火炒熟后佐以醋食用,对命门火衰之阳痿效果好。

        此节气不但男子易患阳痿,同时也是各种疾病的易发期。所以在此奉劝恩病

    的夫妇,在患病期间,应节欲保精,禁止夫妻合房,特别是严重的疾病和某些传染病,更应停止房事。因为男女合房而致病情加剧甚至危及生命者并非罕见。《医灯续焰.尊生十二鉴》中专列远房室”一节,并说:“欲修长年,必先远色,矧病者乎!病既因虚致邪,务宜坚城却寇。为了保证夫妻身体健康,下列情况应绝对禁止房事:一是性病。夫妻一方患性病时,如梅毒、淋病、软性下疳、腹股沟肉芽肿等,必须待治愈后才能行房,否则会把性病传染给对方。二是肺结核活动期。肺结核患者性欲强,爱冲动,易传染给对方,宜夫妻分床,便于早日恢复。三是急性传染性肝炎。四是女方患滴虫性阴道炎或真菌性阴道炎应积极治疗,待治愈后再恢复行房。五是肾炎、心脏病患者治疗后应节制房事,以免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疾病初愈的恢复阶段节欲保精,这是因为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础,病后精虚气弱,元气尤怯,极需静心休养,若此时行房耗精,病遂乘机复发。古人称其为“房劳复”、“女劳复”,列为病后“三复”之一,并认为因此复发之病较前更甚,不易治愈。《伤寒论》说:“新恙后精髓枯燥,切不可为房事,犯房事劳复必死。”这就突出说明了病后房劳的严重危害性。故大病初愈,机体处于恢复时期,房事应有所禁忌,至少也要谨慎人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