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丹功修炼 > 正文
  • 易筋内功运身图说·半身图说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7-12 10:20:21
  • 核心提示:第三式 半身图说  1、马上献杵  马步站立(初站马步,腿上无功夫,马步宜小,身架宜高;站之日久,腿上有了功夫,马步可渐次开大,身架放低。总之,以站着能承受和舒适为度),脚跟离地,双手合掌回抱胸前(但勿紧贴胸),如献杵状(见图1)。自然
    第三式 半身图说

      1、马上献杵
      马步站立(初站马步,腿上无功夫,马步宜小,身架宜高;站之日久,腿上有了功夫,马步可渐次开大,身架放低。总之,以站着能承受和舒适为度),脚跟离地,双手合掌回抱胸前(但勿紧贴胸),如献杵状(见图1)。自然呼吸三口。

      2、马上抛缰
      接前式,两掌向前尽力推出如抛缰之状,目视前方,推掌时呼气,收掌时吸气,三推三收(见图2、3)。

      3、马上收缰
      接前式的第三次推出后,屈臂微用力收回两掌如马上收缰之状,也即“正身图”中的“双凤朝阳”势(同图3)。收掌时吸气,定势后呼气,然后再自然呼吸一至三口。

      4、马上振衣
      接前式,两立掌随展臂向左右打开,开展时以掌根着力向两侧尽力开展(见图4)。展臂时呼气,成势后吸气。接行自然呼吸一至三口。此势犹如在马上振衣之状。也即“正身图”中的“飞鹰展翅”势。

      5、马上整盔
      接前式,两掌向头顶上扬,举托于头顶之上,掌心朝天,两臂尽量伸直。此势如同骑在马上整扶头盔,也即“正身图”中“双手托塔”势(见图5)。举托双掌时憋气一口,成势后松臂吸气。此举臂可三用力三松臂。

      6、马上乘风
      接前式,将两肘(以肘为轴)由左右朝向移为正对前方,两臂成顺臂,然后屈肘带臂顺直下落,至两立掌(掌心朝前)落到脸两侧时,变成两掌心相照,好似乘马遇风以手试风状(见图6、7)。此势也如“正身图”中“三峰峙立”。势成自然呼吸一至三口。

      7、向左勒马
      接前式,左手从右腋下回抱右肩,右手由胸前向左前伸,头随右手前伸向左侧扭,目视左前方,一志凝神。自然呼吸三口(见图8、9)。
      此势如同向左紧勒马缰之状,也即“正身图”中“龙探右爪”势。

      8、向右勒马
      此式与“向左勒马”的手势和目视方向相反,其余姿势不变(见图10、11、12)。

      9、马上横肱
      肱,即由肘到腕之间的一段前臂。本式接前式骑马蹲立势不变,向右伸出的左手臂平端收于左胸侧,右手由抱左肩松手下落,翻手向右侧上扬后再下落于右胸侧,右肱与左肱平端于胸,两掌中间距离约一拳,两掌心朝下。成势后两臂以两肘向左右尽力外撑。撑后松气(见图13、14、15)。

      10、马上交关
      接前式,两掌外侧翻转向下,成掌心照胸的侧掌,两掌相接,十指交叉(也可左掌贴于右掌背上),置于胸口之上(见图16过渡势)。势成后呼吸一至三口。

      11、向前正鞍
      接前式,两掌由照胸变掌向内翻转,沿胸前尽力下按至下丹田处。下按时将下行之气收拢于丹田之中,轻轻呼气,深长乃佳(见图17)。势成后再自然呼吸一至三口。

      12、向前抛缰
      接前式,两掌松开,沿两肋抚摩向上,至乳下肋间时,两掌变阳掌平端两臂向前推去。势成后再用力一撑,随之呼吸一口(见图18、19、20)。
      注意:平推时,掌、臂、肩成水平线。

      13、左右分缰
      接前式,翻转双掌使掌心朝下,两掌趁势压腕立掌向左右排开,如同在马上将缰绳分开两边(见图21、22)。此势即“正身图”中“飞鹰展翅”,可将两臂三收三展,随之呼吸三口。

      14、向后正鞍
      接前式,两臂如背人状回抱身后,左手阳掌,右手阴掌合于左手阳掌上(或双手阳掌,十指交叉),尽力伸臂向下撑(见图23正、24背)。撑时憋气用力,片刻后松臂,自然呼吸三口。

      15、向前提缰
      接前式,双手松开挨身向身前平臂抬起。抬起时十指交叉,掌心在内,抬至与肩相平时,尽力以腕带臂向前推撑(见图25)。推撑时憋气,片刻后松臂,自然呼吸三口。

      16、向前抛缰
      接前式,马步站势不变,两掌翻转向外,尽力前撑,呼吸方式同前式(见图26)。

      17、左右分缰
      此式与第13式同。

      18、马上攀杨
      接前式,两掌向下划弧再内收(沿体两侧向上),至腋下时趁势贴胸插举向上,至面部时转掌心朝前,两掌带两臂上举,似有向上攀抓杨柳树枝之势(见图27、28、29、30)。举时随用力吸气上提,片刻后松气。自然呼吸一至三口。

      19、马上托鼎
      接前式,身姿不变,两掌于头顶十指相交,掌心朝下,以掌带臂用力往上举托。前式如同尽力要攀住树枝,此式如同刚刚攀住了树枝(见图31)。呼吸方式同上式。
      20、向前提缰
      接前式,两掌相叠不变,直臂向体前下落与肩相平,尽力伸臂往前推撑(见图32)。呼吸法如前式。
      21、向前抛缰
      此式与第12式同。
      22、左右分缰
      此式与第13式同。
      23、向后正鞍
      此式与第14式同。
      24、马上献杵
      此式与第1式同。
      25、仰面朝天
      接前式,脚跟离地直身站立,合掌势不变。然后,以深长之吸气导气由脚尖上行入任脉,上行鹊桥,至泥丸时再用深长之呼气由督脉下至尾闾,此为一正转。然后,再深长吸气由尾闾导气入丹田,沿督脉逆升至泥丸后改用自然之呼,不再作前降,此为半个逆转(见图33)。毕,合掌仰面三次,每一仰一放,深长呼吸一口(见图34)。吸时稍有意关注气沿督脉后升至泥丸,呼时淡淡关照气沿任脉下降丹田。自然为度。
      说明:此式中的呼吸法用的是内丹学中的补亏法,即先沿任脉吸提,后随督脉下降。然后再行炼精化气,用逆升法沿督脉吸提至泥丸。此法主要针对身体虚弱、肾元亏损之人而设。若身体素质较好之人,可以直接逆用小周天导引之呼吸法。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初入门的练功者不会运用呼吸法,往往弄巧成拙,导致出偏。对于这类不会运用呼吸法的人,建议改用自然呼吸为宜。待自然呼吸运用纯熟时,可适当谨慎试用上述呼吸法,慢慢过渡到熟练掌握。千万不可自以为是乱来。
      26、献杵还原
      此式与“正身图”中“献杵还原”同,此略。
      27、拱立归位
      此式与“正身图”中“拱立归位”同(见图35,36)。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